據英媒報道,在截至今年6月的一年時間里,遷入英國的凈移民人數已超過50萬人。為減少移民數量,英國政府正考慮提高赴英留學門檻,以削減外國留學生的簽證數量。
凈移民(指入境人數減去出境人數)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申請在英國生活、學習和工作的外國公民激增,截至9月的一年中,獲得簽證的人數增加到創(chuàng)紀錄的134萬人,而這些申請者中,攜帶親屬的人數增加了7倍。
其中,海外學生猛增77%,達到476,389人,其中五分之一帶來了創(chuàng)紀錄的11.6萬名家庭成員。
持學習簽證入境的人,占非歐盟國家長期移民的最大比例,為27.7萬人,占總人數的39%。
英國國家統(tǒng)計局表示,移民和凈移民數據(不包括通過秘密途徑,如乘坐小船橫渡英吉利海峽抵達的移民)都是自1964年開始收集移民統(tǒng)計數據以來的最高水平。此前凈移民人數的最高紀錄是2015年達到的,當時數據是33萬多一點。
這一數據給英國政府帶來了壓力。
英國國家統(tǒng)計局國際移民中心主任Jay Lindop在這份數據報告中表示,在截至2022年6月的過去一年中,阿富汗難民遷移、俄烏沖突、英國取消入境限制等一系列事件,導致移民人數增長。
據報道,考慮到英國凈遷入人口再創(chuàng)歷史新高,唐寧街有意減少“質量較差學位”的外國學生簽證數目,內政大臣布雷弗曼也支持這樣做。
報道指出,想要在英國學習的國際學生,如果不是拿“頂尖大學”offer,就可能會被拒之國門外。
不僅如此,除一流大學的限制外,英國政府還或減少留學生簽證數量。
內政部表示,目前的移民水平已經對英國本地住房供應、衛(wèi)生、教育和其他公共服務造成了壓力。必須確保有可持續(xù)的、平衡的和可控的方法。
報道稱,英國移民局可能將「大學排名」或「專業(yè)」作為向國際學生發(fā)放簽證和入境的標準。
不過,這一計劃在英國政府內閣中引起嚴重分歧。
試想一下,教育產業(yè)化的英國,如果沒了國際學生,經濟會收到怎樣的打擊?
英國大學校長史蒂夫·韋斯特教授聽聞,立馬表示,
任何限制海外學生數量的舉措都將迫使一些大學關閉。因為許多學校的國際學生的學費遠遠超過英國學生的學費。
英國教育部也可能會對大學的資金感到擔憂。
國際學生對英國經濟的貢獻,已遠超大家想象。
赴英簽證申請量在過去三個月出現猛增。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學習簽證和延期簽證申請量增長30%,達到31.7萬份。
非羅素集團的申請量從去年三季度的10.5萬人上升到今年同期的16.2萬人;羅素集團的申請人數也小幅上升,從去年同期的10.4萬人增長至今年的11.6萬人。羅素集團由英國24所研究型大學組成,包括牛津大學、劍橋大學、愛丁堡大學、利茲大學和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等高校。
中國仍是除英國本土之外申請當地大學人數最多的國家。
英國大學招生服務機構UCAS近日公布的申請數據顯示,截至10月15日,共有超7.4萬人遞交申請,英國本土學生5.3萬人,國際學生2.1萬人。其中,中國大陸申請人數為4390人,中國香港地區(qū)申請人數為1490人。
赴英留學門檻將要提高
由于遷入英國的凈移民人數已超過50萬人,創(chuàng)歷史新高,英國政府為減少移民數量,正考慮提高赴英留學門檻,以削減外國留學生的簽證數量。據報道,英國政府近日考慮出臺一項計劃,即想要到英國留學的外國學生,除非獲得英國頂尖學府的錄取通知書,否則將無法獲得英國的留學簽證,但報道并未給出具體大學名單。
因此,英國新上任的內政大臣突然發(fā)話,說英國的留學生太多了,甚至企圖對學生簽證下手,認為赴英留學生規(guī)模太大,并且還帶來了“沒有為英國經濟做出貢獻”的家屬。這也導致太多“低技能工人”來到英國。
11月24日晚的唐寧街會議上,國會議員建議考慮對國際學生的人數進行限制,并對其可以攜帶的親屬數量進行削減,以減少凈移民。
此外,如果海外學生只被允許在“頂尖大學”就讀,倫敦、劍橋和牛津等院校將會運營得很好,但紐卡斯爾、東北地區(qū)、西北地區(qū)以及蘇格蘭的院校將會受到不利影響。同時,此舉還將導致英國本土學生的學費大量增加,以彌補大學面向國際學生的學費損失。
留學生抓緊時間上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