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英文課程(ELICOS)是這樣的

閱讀:19299
分享: 

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RMIT把語言課程一般分為七個等級,根據(jù)你雅思成績的不同將你分入不同的等級。例如,你的雅思平均分為5分,你便從第五級開始讀。第五級之前是基礎英語的學習。

整個課程的每一級都設有聽、說、讀、寫能力的考試,通過70分才能升一級。通過第七級便可以開始大學課程了。我是從第6級開始讀,為時15周。

在一個15人左右的教室里,學習氣氛是輕松的。學生大多來自東南亞國家,中國人總是占多數(shù)的,其次是韓國、日本、泰國、印度等。教師一般都有比較純正的英式發(fā)音。在此,我想談一談在教學內容上與中國教學的差異。

第一,教學方式的異同。西方的教學方式更強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而不是被動的吸取性,它也有規(guī)律可尋,但其彈性空間很大且沒有固定的模式。在課堂上教師不再是主角,每個學生都是參與者,有如兩人或四人先圍繞一個主題討論,接著由一個代表總結發(fā)言;或者自由派對,向對方介紹自己國家的文化藝術、科技發(fā)展、生活習俗,或就某個問題進行辯論等;再或者七八人一組開展討論,由一個同學作為助教引導話題和協(xié)調每個人的發(fā)言。如此一個半天下來已是口干舌燥,但口語能力提高得很快。此外,每天需要到多功能室借助電腦練習聽力和閱讀,時間由自己安排;寫作的題目可選擇可討論,每周的一篇學習計劃和心得則是對當前學習一個很好的回顧,寫作的感覺也由此。

第二,學習內容的新穎?;蛟S是文化的差異,西方很注重科技(technology)。第6級課程中第一個大的主題就是關于世界科技的發(fā)展史,第一個團隊作業(yè)便是結合你將學習的領域介紹其從古至今的科技發(fā)展。第二個主要內容是關于轉基因食品(Genetic Modified food)的研究發(fā)展及其利弊。轉基因食品對中國人來說還是比較陌生的,因為中國對轉基因食品的檢測標準與國外不同且在貨臺上不需要特別標示,就此 “1/7”節(jié)目曾報道過一位中國母親為嬰兒奶粉中含轉基因成分與瑞士雀巢公司打官司。而在國外轉基因技術被應用得相當廣泛,包括稻谷、水果、各類食品,其優(yōu)越性鮮明,但也有不少人認為它對人類健康可能有隱性危害。另一個主題是全球一體化(globalization)。這是當前世界上非常熱門的一個話題,在全球一體化的進程中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種文化的影響。此外,還講到拉丁語、法語和英語在不同時期作為一個世界性通用語言的形成、發(fā)展和趨勢等等。

第三,學習的獨立性和實踐性。國內大學除了畢業(yè)論文設計是你獨立制作的就少有鍛煉的機會了。在國外大學平時寫論文作演講是屢見不鮮的。語言課程是通向大學的一個橋梁。一個大的課題一般需要3-4人一組來完成,從資料的查找,文章的框架設計,內容的分工,幻燈片(powerpoint)的制作,到最后的演講都由一個團隊協(xié)調完成。這里需要個人的獨立工作以外還講求組員之間的溝通與合作,這對日后在工作中團隊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有著很現(xiàn)實的意義。另外也有15分鐘左右的個人演講,作為口語的一個測試,而內容都是靠你自己去圖書館或學校網絡資料庫里找的,你所用到的每一種資料都必須在參考書目中羅列出來。國外很講求尊重原著,若直接引用作者語句而不標明出處的就作為作弊處理,嚴重者會被遣返回國。

讀完語言課程讓我覺得頗有意義。不知不覺中我產生了對英語的興趣,在一種語言背后折射的是一個地域的歷史發(fā)展和人類文明。西方教學的特色在于更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和獨立學習的能力。很多題目往往沒有正確的答案,學生可以各抒己見,教師很尊重學生的意見,這也許是西方社會中平等和民主的體現(xiàn)。在語言班里,老師就像我們的朋友,課余時間經常帶我們去參加各類活動如大學教授演講會、紀念館參觀和娛樂活動等。同學之間的友情也非常的深厚。在后來碩士課程的學習中讓我愈加體驗到那段時光的美好與收獲。

標簽: 大學 文學院 留學指南 51offer編輯:suki
更多>>相關院校

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

所在地區(qū): 維多利亞州 所在城市:Melbourne 本國排名: 14

優(yōu)勢專業(yè):心理學 法律 經濟學和計量經濟學 教育學 土木與結構工程

1889個學生正在申請

免費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