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中國學?!盤K結果預測:你支持誰?

閱讀:6804 來源:51offer.com
分享: 
BBC中國學校紀錄片PK結果雖然現(xiàn)在不知道,但是小編通過對這個紀錄片的了解進行預測,希望能讓大家了解。

功利主義,只關注結果不要關注過程,現(xiàn)在這個時代這樣的觀點有點急功近利。BBC紀錄片《我們的孩子堅強嗎?中國學校》記錄了中國老師去英國中國學校去教育英國中學生,四周之后,紀錄片會播出一個PK結果,結果關注點就是到底哪一種教育方式會勝出。

作為中國人,當然希望中國老師能夠在這場battle當中獲勝。小學,中學,高中,大學,小編都是接受中國這種“填鴨式”的教育,這種教育最大的好處就是很快就能獲得結果,快,因為這種被動式的教育只要跟隨著老師的節(jié)奏就好,做題目,做題目,做題目。

小編在英國讀了研究生,了解了英國的教育方式,他們的這種教育方式,更加開放,你可以有自己的理解,你可以和老師去談論一個問題的你自己的想法,你也可以直接在教室上和老師進行辯論,老師會認真地去聽你的想法,然后告訴他的想法,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更像是相互學習的。

學校更加鼓勵學生之間的相互學習,同儕之間的學習更加平等,你可以學習到更多的東西,這也是為什么在英國學習小組討論是非常多的。再想想國內的學習,更加“自私”,基本上沒有分享的過程。接下來小編給大家說一說BBC中國紀錄片考試結果的預測。

預測一:中國老師獲勝!

這是一個對于中國人很開心的結果,中國人又有“炫耀”的資本了。確實是這樣,可能是英國中學生,如果是中國學生,不用比了,有什么好比的,中國學生最擅長的就是應試考試,從小到大,中國學生考了多少次試,哪一次不都是“死里逃生”,中國學生從骨子里頭就是有考試的天賦。

這是英國學生無法比較的。但是,這是在英國教英國學生,中國不是有一句古話嘛“扶不起來的阿斗”,講的就是那些在老師眼中教多少遍都教不會的學生。這對老師來說是很痛苦的。這次去英國教英國中學生的老師都是在國內的特級教師,都是名校的老師,他們代表著最高水平的中國老師,所以他們對于教材的熟悉,對于知識點的了解都是頂尖的。

他們教學生可以放心,但是英國學生的接受知識的程度就會打個問號,因為對于他們來說,不同的教學方式對于他們來說真的是很難去接受的,在BBC第一集的表現(xiàn)上,這不僅僅是不認同,而且是反感,這對于中國老師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zhàn)。對于中國學生來說,服從老師的任務是必須的,這個是無法去反駁的。服從上級,這在中國來說,這是責任,但更像是義務。

預測二:英國學生獲勝!

其實,天時地利人和,種種的一切都是向著英國學生的,比賽的另一方就是還在英國老師教育下的英國學生,他們習慣英國老師的教學方式,他們喜歡更加主動的去學習,而不是被動的去聽老師講,老師說什么就是什么,這對于他們來說是無法接受的。英國的整個教育方式都是希望學生能夠快樂學習,能夠主動的去學習,你學到的就是你自己的,因為你有理解,你有思考。

想想我們自己,從小到大,我們學會了死記硬背,我們只能說我們知道很多知識,而不能說我們掌握很多知識。因為你是死記硬背的,你根本不知道或者說是不理解到底講的是什么,但是你還是要去記,要去背,因為有應試考試,你必須這樣,不這樣的話,你就是另類,你就無法出類拔萃。你就需要接受來自很多方面的批評,因為你是“差學生”。

預測三:中國老師獲勝了,英國教育獲勝了!

看似雙贏的結果,但是雙方是不對稱的,中國老師獲勝了,對,在這次的比賽PK中,中國老師通過自己的努力把英國中學生的成績提高了,給中國教育增光添彩,并且可以告訴世界,中國教育是沒有問題的,中國教育是有效的,中國是可以培養(yǎng)高水平的人才的,諸如此類的評價接踵而來。

但是,有沒有想過,到底什么才是重要的。簡單的例子,學習很多年的英語,竟然連幾句很簡單英語交流都不會,這是一個正常的現(xiàn)象的嗎?學習了很多年的高數(shù),現(xiàn)在你還記得怎么去證明勾股定理嗎,怎么去證明勾股定理真的是重要嗎?種種的思考都在纏繞著小編。

全球化的時代,西方的教育方式不得不說還是占據主導,這也是為什么現(xiàn)在中國學生留學英國每年都在遞增,這表明英國的教育體制還是受到大家的認可的。仔細想想英國的教育體制吸引人的地方到底什么?是“FREE”!其實在教育當中,學生應該是主體,學生不能僅僅是跟著老師走的“書呆子”,他們應該有更多的自己的思考,他們可以自主的去思考自己的興趣所在,思考自己的未來的發(fā)展方向所在,這對于他們來說,學習知識只是輔助他們思考他們的人生,而不是為了學習而學習。

其實去英國留學,小編也有一些很深的感觸。在英國留學,有一個美國的室友,對于她來說,學習僅僅是生活的一部分,更多的是對于生活的追求,她更多的時候是在學習生活的技能,生活的方式,而不是僅僅學習。對于中國學生就是相反的例子。生活,等同于學習,一點生活的技能都很難去獲得。只是專注于學習。

預測四:中國教育獲勝了,英國教育獲勝了!英國教育出現(xiàn)問題,中國教育更是任重道遠!

很明顯,沒有一個萬全的教育體制,沒有一個完美的教育體制,這或許就是為什么BBC會邀請中國老師去英國學校進行的嘗試。中國的教育體制可能更加能夠適應當今時代的發(fā)展要求,不能輸在起跑線上,你只有不停的學習,不停的做題目,然后你才會有出路。

這是英國教育體制的一個弊端。英國的社會福利貨很好,這就是使得中學生會有一點依賴的心理,沒有中國學生的那種拼搏的精神。其實小編理解的“學習”就更加是帶著興趣去學習,只有這樣,你才會有自己滿意的成就。諾貝爾獎就會反映出一些問題。中國學生缺乏一種創(chuàng)新能力,這種能力真的是改變世界的能力,所以,只有真正的去學習創(chuàng)造力,這個名族才會有希望。

標簽: 教育水平 51offer編輯: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