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學習如何argue考試成績

閱讀:14091 來源:轉(zhuǎn)載
分享: 
在英國考試,argue成績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情,今天小編給大家說一說有哪些方式可以argue自己的考試成績。

考試有時明明覺得自己發(fā)揮的還不錯,但出來的成績卻讓我大跌眼鏡。這時候的第一反應是:“不可能吧,一定是改錯了”。然后巴不得馬上找老師理論。但是,首選得好好回想下自己是否有哪里發(fā)揮失誤。如果確定自己的發(fā)揮與現(xiàn)實成績不符合,那就可以去找老師argue。但是argue也有技巧,怎么樣argue成功的可能性才比較大呢?下面我來給大家一些建議。

Step 1:明確你要argue的內(nèi)容

不是所有的成績都具備argue的可能性。如果是客觀題,是非對錯都是確定的,基本就沒有argue的必要。但如果是開放性的簡答題,論述題,又或者是論文,那么你就可以進入argue的下一步了。

Step2:找誰argue?

一般第一個想到的會是教這門課的教授。但是教授非常忙,有可能不會及時回復你的郵件,又或者試卷是他的博士生改的,他根本沒過問。因此,除了給教授發(fā)郵件以外,還應當給這門課的講師,助教等發(fā)郵件。給一個人發(fā)可能石沉大海,但給相關的幾個人發(fā),總會有回復的。即使回復的人不直接負責這件事,他也會給你一些有用的建議。

Step 3:如何寫郵件?

郵件的大意內(nèi)容可以是:“我覺得我的分數(shù)不太理想/ 出乎意料,一定是我疏忽了某些重點。我非常希望知道有什么地方需要改進,以便今后更好地學習。”總之,態(tài)度一定要誠懇謙虛,讓別人覺得你不是來“要分”的,而是來改正缺點的。不能以質(zhì)問的口氣說:“我覺得我的分數(shù)太低了,為什么會這樣”?

寫完郵件,就要等回復啦。一定要耐心等待一兩天,然后負責考試的人一定會告訴你什么時間地點來討論這件事。記住,不要因為早上沒有回復,下午就急匆匆的直闖辦公室。沒有預約就去趙老師可能會讓人家覺得你不禮貌,印象分會大減。再者,老師可能并沒有時間和你討論這件事,“不禮貌”加上“被拒絕”真的會很尷尬。

Step 4:見面前的準備工作!

與老師討論的關鍵在于,讓老師確信你的確掌握了這門課的知識。因為“學的好”=“好印象”=“好說話”。如何做到這一點呢?當然要靠充分的準備。什么樣的準備才算“充分”呢?首先,盡可能找到當時考試的題目,并仔細回憶自己的答案及答題思路。然后,羅列出自己可能沒有答到的要點和你覺得寫得非常好的地方,以便對自己的答題情況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對于模糊的考點一定要回顧,不能模棱兩可。比如,考試的題目是:“存款準備金上調(diào)對資本市場有什么影響?”如果在見老師時,你才發(fā)現(xiàn)自己壓根記不得“存款準備金”是個什么東東,那么你也難以說服老師。

其次,針對列出的“失分點”,假設老師恰好提到,考慮要如何解釋和反駁。可以把回答寫下來,多練習幾遍。不要小看這一點,在argue的前幾分鐘,你會因為緊張而難以組織語言。但如果你準備過,流利的表達就能為你的表現(xiàn)加分。在解釋過后,要巧妙地將老師的思路引到自己的亮點上來,這樣老師的大部分印象就會停留在“亮點”上,缺點就變得“微不足道”了。

Step 5:討論Discussion

萬事具備后,就等著和老師見面吧。整個Discussion的過程就像是一個辯論賽——老師不停地指出你的問題,而你要不停地對老師的質(zhì)疑進行反駁。最重要的還是態(tài)度。對于確實存在的問題,要虛心接受和承認,不要狡辯;如果有不同意見,也要等老師說完以后再進行反駁,不要因為心急而打斷別人。進行反駁的時候不能表現(xiàn)出不滿,急躁的情緒。

這就是argue的整個過程了!最后的一個細節(jié),是在回家后再發(fā)一封郵件,感謝老師給你一個argue的機會,并表示自己很有收獲。(畢竟人家真的可以不理你,或者找各種理由搪塞你)基于前面的好印象,估計這會兒老師的心已經(jīng)徹底被你軟化啦,然后你就靜候佳音吧。)

經(jīng)驗已經(jīng)傳授完畢,希望能夠幫到大家。最后祝大家都能考到自己理想的成績!

標簽: 留學指南 51offer編輯: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