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考是走“獨木橋” 美國高考就一定是“立交橋”?

閱讀:10514 來源:轉(zhuǎn)載
分享: 
有人覺得,因為沒有“高考”的壓力,接受美國教育的孩子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參加各種興趣班、夏令營、體育項目,因此,美國的孩子總是比中國的孩子看起來更自信、更有個性,能力也更強。

一批高三學子迎來了他們?nèi)松锌赡茏钪匾目荚囍?mdash;—高考。

雖然對于小編來說,高考已經(jīng)成為記憶,但仍有千萬考生希望通過這一場考試,來“改變自己的命運”。

這也許是為什么如今留學和移民美國如此熱門的原因之一,畢竟,比起在國內(nèi)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美國豐富的教育資源和可以參加多次的“高考”看似讓孩子獲得一個好前途的難度降低了許多。

此外,也會有人覺得,因為沒有“高考”的壓力,接受美國教育的孩子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參加各種興趣班、夏令營、體育項目,因此,美國的孩子總是比中國的孩子看起來更自信、更有個性,能力也更強。

以前的美國或許確實如此,不過,在如今的美國,應試教育也越來越來占上風了。

“美國高考”

“美國高考”指的是兩項考試:SAT(學術能力評估測試)和ACT(美國大學入學考試)。

SAT始于1926年,由美國大學委員會負責出題,考批判性閱讀、數(shù)學、寫作三門,每年舉行7次。ACT則由ACT公司在1959年開辦,每年舉行6次,考數(shù)學、英語、閱讀和科學推理四門。

不管是SAT還是ACT,每次考試的成績都是有效的,考生一次考得不滿意,還可以再考一次或者多次,最后只需要用最滿意的那次成績來申請大學。

美國一向信奉自由、獨立的價值觀,在教育理念上也是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重于標準化考試。美國的學校課程分為兩類:授課型和討論型。顧名思義,討論型課程主要由學生主導,通常會分為幾個小組,輪流發(fā)言,擺觀點、列論據(jù),有時還會公開辯論。即使是由老師主導的授課型課程,也鼓勵學生隨時打斷老師,進行提問。

在這種氛圍下,學校將大量課外活動課程(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納入每日教學中。在大學招生中,課外表現(xiàn)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項指標。

在極其豐富的課外活動項目中,有三項最為舉足輕重,其中排名第一的就是運動。大多數(shù)美國人認為年輕人必須在運動學會如何競爭、獲勝,獲得“成功的素質(zhì)”。學生會(student government)是另一種培養(yǎng)領導力、競爭性和合作能力的課外活動,參加者需要通過發(fā)表政見和拉選票來競選職務。

最后,如果想上名牌大學,義工是不可或缺的。有些學校甚至將規(guī)定所有學生都必須參加義工工作。

所以,在很多外國人看來主要是娛樂功能的課外活動、夏令營,在美國其實并不以快樂、娛樂為目的,而是擔負著與文化課程同樣的角色,也有著嚴格的考核標準。

超級成就者

因此,雖然許多中國人可能會羨慕美國的“快樂教育”,但事實上,并不是每個學生都是以快樂放松的心情享受課外活動的。

許多美國學生學音樂、做義工、跨國旅行、體育運動···并非出自真心熱愛或全心享受,而僅僅是為了制作一張好看的簡歷。

在美國,有個專有名詞形容這些學習好,課外活動也好的學生——超級成就者(overachiever),他們的壓力絲毫不比參加應試教育的孩子小。在如此強壓下,許多高中生都患上了焦慮癥。據(jù)說,焦慮癥已經(jīng)超過抑郁癥,成為美國青少年罹患最多的精神疾病。

在亞歷山德拉·羅賓斯(Alexandra Robbins)的代表作《超級成就者:身不由己的孩子的秘密生活(The Overachievers: The Secret Lives of Driven Kids)》一書中,作者描述了一個叫Julia的17歲女孩的生活。

Julia是美國一所頂尖私立高中的高三學生,從初中開始,她的所有課程都是A。同時,她連續(xù)三年參加班委選舉并成功當選,同時還是校長跑隊的一號種子選手。此外,她身兼校報的體育版責任編輯和學生生活欄目責編,創(chuàng)建了學校的遠足俱樂部,擔任健身館的瑜伽教練,也是西班牙語俱樂部的活躍成員,每周還要去一個流浪者收容所做義工。

然而擁有如此完美簡歷的Julia,卻在填報志愿前被高考咨詢師告知,她絕對沒有希望進入斯坦福大學,因為比她優(yōu)秀的申請者比比皆是。

因為過分焦慮,Julia嚴重脫發(fā),甚至斑禿??梢?,無論是國內(nèi)為了學習放棄一切課外活動的模式,還是美國方方面面都要努力,一處也不可落下的模式,殘酷的競爭都是不可避免的。

標準化考試成為趨勢

世界教育指標顯示,從1990年代起,美國學生在數(shù)學、理工科方面的表現(xiàn)均遠落后于其他發(fā)達國家。美國教育界普遍達成共識,這種落后是由于不重視標準化考試的結(jié)果。因此,從1990年代晚期開始,州政府和聯(lián)邦政府越來越參與到學校課程制定和考核之中。

2000年初,小布什政府更是推出“一個不落后(no child left behind)”計劃,將學校評級、老師職稱與學生考試成績掛鉤起來。而家長們則有權利得到各個學校的平均考試成績,并以此為理由進行自由轉(zhuǎn)校。

過去,除了私立學校和頂尖公立學校外,普通的中小學教育以學生討論和隨堂小測驗為主,內(nèi)容比較自由松散。但如今,大多數(shù)美國中小學都要進行統(tǒng)一的年度測驗,考核學生的閱讀、寫作、數(shù)學、歷史。這讓老師不得不按照考試內(nèi)容來進行針對性教學,并開始重視考試技巧。

事實上,各方面都非常優(yōu)秀的Julia無法進入斯坦福大學的原因,也正是因為標準化考試。

雖然她在課外活動上不輸給任何人,但是她的SAT最好成績只有1540分——而想進入美國頂尖大學,SAT成績不能低于1590分。致力于常春藤盟校的學生,更是會為了考到滿分這個目標而一次次地參加考試。

所以,現(xiàn)在你覺得美國的教學真的比中國輕松許多嗎?

標簽: 美國大學SAT 留學ACT 留學指南 51offer編輯:Rai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