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什么資格,看不起留學生。

閱讀:19201 來源:轉載
分享: 
我一直都相信,我現(xiàn)在走的彎路,吃過的苦,將來命運必會對我溫柔以待。

 “你為什么看不起留學生?”

這個問題不經意勾起了我的回憶。

在我結束荷蘭歷史最悠久最具有綜合性的理工大學——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的一年交換回到家時,父母熱情地為我舉辦了團聚宴會,為我接風洗塵。

原本以為親朋好友會為我的學業(yè)成就感到自豪,可也許是我還太天真,故事并沒有按我的預期發(fā)展,完全沒有。

那天,闊別家鄉(xiāng)已久的我與親戚們觥籌交錯,可是,出乎我意料的一幕發(fā)生了。不知是姑姑喝太多還是什么緣故,她無意中說到,“代爾夫特?什么野雞大學?

看看我女兒,本科畢業(yè),現(xiàn)在公務員已經考到了,年收入接近十萬咧,你還在 讀書, 光浪費錢,讀這么多書有什么用?

酒桌上推杯換盞,父母表情略有凝固,旋即又恢復了笑容,可我聽見這話,心里卻有點五味雜陳。借著酒精的作用,小時候的求學經歷忽的浮現(xiàn)在面前。

 

我出身在一個貧窮的鄉(xiāng)村,爺爺奶奶以種田為生,父母都是高中學歷,家庭經濟狀況很拮據(jù)。

我從不敢向我爸要求去補習或者去學藝術,我知道自己能做的只有勤能補拙,一步一個腳印去完成自己心中的名校夢。

他們不愿意在課外書籍上多花錢,我爸不只一次和我說,“娃啊,你課堂上的書本還看不完咧,咋就又要買這么多雜七雜八的書啊???”

無奈,刷習題,背語文卷子上閱讀理解的優(yōu)美句子就成了我唯一的生活狀態(tài)。

“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這句話我把它寫在我日記本的扉頁上,我一直都相信,我現(xiàn)在走的彎路,吃過的苦,將來命運必會對我溫柔以待。

后來我壓線來到了南京大學,但是眼界的局限使我惶恐不安。

同學們個個都有自己的特長,或能歌善舞,或能言善辯,而我,卻是個自卑的丑小鴨,身無長物。

我只能愈加發(fā)奮學習,圖書館,寢室,教室,三點一線,過著自己孤獨的生活。

父母雖然心疼錢,但是他們希望我好好讀書,我打心眼里感激父母并沒有像村上的其他人一樣,把讀書無用論掛在嘴邊,不讓孩子好好接受教育。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獲得了部分獎學金的交換項目:前往代爾夫特理工大學交換。

雖然有獎學金的支持,可是還是要自費數(shù)千元。即使父母猶豫,但最后還是出了這筆錢。對于我這個從來沒有出過省的農家孩子來說,這是我最開心的時刻,同時也是我家人最開心的時刻。


爺爺奶奶從來沒有離開過縣城,罹患腦萎縮的爺爺?shù)弥壹磳⑶巴鶜W洲,渾濁的眼珠子泛出了淚花,枯樹般的手顫顫巍巍握著我的手說:“光宗耀祖啊娃。”

在荷蘭的日子是痛苦的,在國內,雖然我很自卑,但是還有一起學的伙伴。

可是在這里,語言的隔閡以及飲食的極不適應,使我產生了深深的厭學情緒。但此時在我耳畔回響起奶奶的話,“奶奶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等娃有出息了,奶奶就不用再種田了。”

一想起奶奶殷切的眼神,看到她由于一輩子干農活粗糙干裂的手,倦意就立刻消失了。

在代爾夫特交換結束后的酒宴,姑姑那滿是嘲諷的話我始終銘記。

What doesn't kill me makes me stronger.

回國后我更加奮發(fā)圖強,大概是老天也站在我這邊,竟幸運地申請到了一所美國高校,并在當?shù)卣业搅艘环莶诲e的工作?;厥锥潭痰牧魧W生涯,父母始終堅持我遠走高飛,有多大能力就辦多大事。

可我親戚在之后的春節(jié)聚會碰面時,表現(xiàn)出來的依然是不屑與不解。

“在國內讀研有什么不好,小城市找個工作不要太吃香。”


“你在國外讀的都是什么大學,根本沒聽過?你光讀書不掙錢,我孩子16歲出來打工,錢都夠去蓋一棟小洋樓了。“

或許,他們看不起我出國讀書,是因為我的成就已經超越了他們狹隘的認知。

在他們的認知里,打工掙錢,少讀書給家里減少些負擔這才是最重要的。

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當親朋好友向我父母吹噓自己孩子一個月掙七八千時,我每個月已經能掙一萬多美元了。

現(xiàn)在的我,早已對他們的冷嘲熱諷不以為意,甚至對他們還有一絲絲同情。

留學生涯中,我接觸了很多留學生,雖然也有少部分高調的不學無術的富二代,但絕大部分學生都是中產階級。

他們在國外勤勤懇懇讀書,期盼著將來有朝一日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


或許有些人看不起留學生其實就是他們的眼界所局限,比如說我老家的親戚。當然我自身的例子也比較極端。作為90后一代,有擔當,敢想敢為,這才是我們的標簽。

海外求學路,外人或許會羨慕嫉妒的來嘲諷幾句。不過等你出國之后就會知道,留學路上有著遠比他人嘲諷更大的坎坷。

當自己幾番努力下依舊無法突破學業(yè)上的藩籬,離家的孤獨,他人的歧視與誤解,學業(yè)的受挫打擊,這些無時不刻都在深深考驗著每一個學子。
一位教授對我的一番話一直默默激勵著我。

他說,你現(xiàn)在好比走到一個蘋果樹下面,你想摘蘋果,但是這顆樹上的蘋果太高你夠不到。你使勁往上跳,一次比一次跳得高,卻還是沒有碰到。

別人或許會嘲笑,你努力了那么久,什么也沒有得到,跟他什么也沒有做的結果是一樣的。

但是人生的路還很長,蘋果樹還有很多。也許等你繼續(xù)走下去,下一個蘋果樹恰好沒有那么高,因為你之前的努力,這次,很輕松的就摘到了蘋果。付出的努力可能暫時沒有成果,卻永遠不會白費。


我衷心祝愿每一位遠游的學子取得令自己滿意的成績,不負青春。

標簽: 留學感悟 留學通訊 留學經驗分享 51offer編輯: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