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明顯感覺,留學生回國考 “公務員” 的越來越多!
但相關考試種類繁多!各地政策區(qū)別很大!對留學生還有諸多限制!常讓剛接觸的同學“頭大”...
最近是“體制內(nèi)”考試報名高峰期。
我們將為大家詳解留學生參加體制內(nèi)考試的注意事項。
01
寫在前面
入職“體制內(nèi)”,已經(jīng)有三個月的時間了。
從去年10月從英國回國開始,幾乎大半年,我都在跟各種考試打交道。
長三角區(qū)域內(nèi)能考的體制內(nèi)考試幾乎被我考了個遍,招生辦的電話也幾乎被我打遍了。
如今又到了國考的時間,忍不住把自己在報考過程中,曾經(jīng)遇到過的問題都寫下來,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小小的經(jīng)驗分享。(這篇文章主要是給剛開始了解“體制內(nèi)”考試的留學生準備的,前面對“體制內(nèi)”的介紹會比較細致,大家不要嫌我啰嗦哈~)
02
什么是“體制內(nèi)”
說起體制內(nèi),可能有些小伙伴還不太清楚,統(tǒng)一都會以公務員作為稱呼。
但其實,“體制內(nèi)”不只是公務員。
除了公務員(行政編制)之外,普遍意義說的體制內(nèi)人員還有參公人員(即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人員),事業(yè)單位人員(也就是事業(yè)編制)。
這三種身份,其實很多體制內(nèi)的小伙伴都不是很能分得清楚。在這里我簡單的介紹一下他們的區(qū)別。
行政編制
一般人說的公務員,指的是行政編制。它是我國黨政機關使用的人員編制,包括國家機關、各黨派和部分社會團體。
參公人員
第二種則是參公人員。所謂參公,就是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意思。
已經(jīng)看過職位表的小伙伴們可能會發(fā)現(xiàn),國考和省考的職位表里,有些職位會在后面加個括號,寫上(參公管理)。如果你考上這樣的職位,就是參公人員。理論上說,這一類人員的待遇、晉升機制和公務員都完全一致。(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國家對于參公人員的待遇并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因此,每個省市都有各自的規(guī)定和區(qū)別。在有些省份,參公人員是可以參與公務員遴選考試的,但有些省份似乎就不行。)
除此之外,如果你要考取的是一個行政單位的二級參公單位,那么你去上班的地方,就是那個二級單位,而不是在行政單位里。并且,在未來的機構改革當中,很有可能這一類參公單位會被改革成為普通的公益一類事業(yè)單位。(舉個例子,2022年江蘇省考南京市職位表中,有一個職位寫著,“城鄉(xiāng)建設委員會,市城鄉(xiāng)建設行政執(zhí)法總隊一級主任科員以下(參照管理)”。如果你報考這個職位,那么你去上班的地方,就是城鄉(xiāng)建設行政執(zhí)法總隊,而不是城鄉(xiāng)建設委員會。仔細對照職位表,你會發(fā)現(xiàn),南京市城鄉(xiāng)建設委員會本身招考的也有行政編制的人員。這兩個職位辦公的地方很可能是在兩個地方。)
但是我寫這么多,其實并不是說參公不能考。參公和行政編一樣,都是很有保障的,即使未來機構改革,參公身份也不會被轉變?yōu)槭聵I(yè)編制。
事業(yè)編制
第三種是事業(yè)編制。和黨政機關相比,事業(yè)單位的種類更多。有公益一類,公益二類等等。
簡單一點劃分,公益一類單位一般沒有收費的職能,也不能從事經(jīng)營活動,通常工資是財政全撥。公益二類可以有經(jīng)營收費服務,比如說醫(yī)院。
相對于行政編,事業(yè)編的人員通常會自嘲是“體制內(nèi)二等公民”。一方面是因為事業(yè)單位很多都是行政單位的下屬單位,要受到上級單位的管理;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事業(yè)單位的工資通常情況下會比公務員略低一些。當然,這樣的情況肯定也不能概括全部,所以還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軍隊文職
如果很關注體制內(nèi)的小伙伴可能會問,軍隊文職在哪?確實,最近幾年,軍隊文職也是熱門考試。但是首先它考試的內(nèi)容和其他幾種有些差別,其次軍隊文職一般都要進行體能考試,所以這篇文章就不具體介紹這個類別了。
03
留學生如何進入“體制內(nèi)”
想進入體制內(nèi)的話,一般都需要通過考試。(當然,除了考試,大佬們還有人才引進這條路可走,但在這里,我們只說考試的方式。)
公務員和參公人員都是通過公務員考試來選拔的。筆試階段,分為國考和各省省考。
“國考”
國考即國家公務員考試,一般在每年的11月底或者12月初的周末,時間不固定。比如2022年的國考就是在2021年的11月28日舉行。報名時間一般是每年的10月左右。首先招考部門會發(fā)布公告,接著第二天會發(fā)布職位表。根據(jù)職位表,就可以選擇自己想報考的崗位去報考啦。
國考的職位比較單一,除了心有大志的小伙伴會報考中央部委和黨群機關之外,想回家鄉(xiāng)的小伙伴會發(fā)現(xiàn)大部分都是稅務局和海事海關部門。
“省考”
除了國考,各省的省考也是招考大戶,有些省份一年會有兩次省考機會,但有些省份一年只有一次,并且招考的時間也不固定。(比如上海市考,去年是在2020年的12月19日考試,但今年的考試時間就挪到了2021年的12月11日。浙江省考今年的時間是在12月12日,但去年我記得考試的時間是在1月16日左右。今年的江蘇省考時間在12月11日。)
一個周末有江浙滬三場考試,這種情況就讓希望每個省都巡考的小伙伴面臨了艱難的抉擇…
安徽和湖北等省一般會參加每年3月左右的聯(lián)考,時間上比較固定。但相對來說,機會也就少了,考生只能選擇聯(lián)考的其中一個地方去考。
相對國考,省考的職位我個人會更喜歡一些。比如政府辦、組織部、紀檢委這些公認較有“前途”的單位,還有公檢法系統(tǒng),基本都在省考招人。
“選調生考試”
如果是應屆生的話,還可以參與選調生考試。相對于普通的國考省考,選調生的要求更加嚴格,通常會要求黨員、學生干部等經(jīng)歷,具體看各省有各省的規(guī)定。
留學生要注意!有些省份會規(guī)定,選調不要一年制留學生或者干脆就不要留學經(jīng)歷的學生。而且很多省份的選調和省考也在同一天舉行。如何選擇,還是要看大家自己~
“事業(yè)單位考試”
相對于公務員來說,事業(yè)單位考試的競爭會小一些,題目也會簡單一些。和公務員考試一樣,各省市每年也會舉辦事業(yè)單位統(tǒng)考。有些省會舉辦兩次,比如安徽,上半年一次,下半年一次。
因此,多關注招考公告,肯定沒錯~(當然還會有完全小白的小伙伴會問,去哪里看公告?其實只要你隨便關注一家公務員考試機構的公眾號,到了報名的時間,那些公眾號就會頭條推送,記得點進去看就好啦。)
04
留學生算“應屆生”嗎
有小伙伴注意到,國考和省考的很多崗位都會注明了,面向應屆生。
那么,留學生屬不屬于應屆生呢?
就我個人的報考經(jīng)驗,至少在江浙滬皖和國考、北京市考當中,留學生是肯定算應屆生的。
不過,也不用高興的太早。因為每個省還是有每個省的規(guī)定~
2021年國考和上海市考的時候,我以留學生的身份,報考了面向應屆生的崗位,說明國考和上海市考是承認的。
但在江蘇2021年省考的時候就有些不一樣了。2021年,江蘇省對于留學生是否為應屆生的規(guī)定,就是要看你在報考之前,是否能拿到教育部的留學認證結果。但是等我能拿到認證的時候,早就已經(jīng)過了報名時間了。因此我打電話去詢問了我想報考的單位,得到的回答是,如果是這樣的情況,那么我就不能算作應屆生。
仍舊以江蘇為例,2022年,江蘇的政策發(fā)生了改變。公告中規(guī)定,“2020年9月1日至報名前取得國(境)外學位并完成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學歷認證的留學回國人員”也可以報考面向2022年的應屆生崗位。這說明政策又寬松了一些。
而北京市考,雖然接受留學生報名,去年卻要求留學生在境外要待滿360天(或者365天,我有點忘記了),即一年。如果去年因為疫情提前回國了,那么很明顯,就不能用留學生身份作為應屆生報名了。
所以...
關注公告!
關注公告!
關注公告!
重要的事說三遍!
我的考試區(qū)域僅限于長三角周邊,所以對其他地方的“體制內(nèi)”報考情況,仍是相當陌生的。
還想了解更多留學資訊?歡迎掃碼關注51offer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