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993年至1997年就讀于楊仙逸小學,1997年至2003年就都于市華僑中學,2003年至2007年就讀于華南理工大學,2007年獲得去澳洲莫納什大學讀書的機會,在澳洲修讀風險管理專業(yè),2008年11月留學結束回國,并獲得碩士學位。
前年7月6日,我從華南理工大學拿到成績單后,便馬不停蹄,立馬飛到了澳大利亞著名城市墨爾本。剛下飛機,便在飛機場上看到一大廣告:“talklocal!vod”。我意識到,以后可能就會用那公司的移動通訊服務了。再環(huán)繞四周,都是鬼佬,才第一次感覺到自己已經(jīng)不在國內了。同學親戚給安排好了住宿,還開車把我們送了過去,感覺一切都是那么的順利。感覺澳洲的空氣,是那么的清新,澳洲的陽光,是那么的刺眼,澳洲的土地,是那么的遼闊(土地利用不充分),澳洲的街道,是那么的空蕩。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鮮。實話實說,我當時對生活充滿了期望,因為一切都是新的,都是未知的。
初到澳洲我落住的房東是一對上海夫婦,人看起來挺好的,就是住得有點不爽:整套房子有11間房,按房東的預計,得住22個人,只有2間廁所,1廚房,連使用洗衣機洗衣服還得收3塊錢。房子里的同齡人不是讀tafe(大專之類的學校,或者是技校)就是讀語言,跟那群人打游戲,常常是天昏地暗,日月無光。我意識到這樣下去是不行的,于是很快我就搬出了這個地方。
8月初,正式搬到huntingdale的jason10住宿。房子一共有五間房間,在我搬過去之后,房子便住滿了。這里,便是我澳洲真正的家,直到我留學生活的結束。
感受新學習廣交新朋友
外出留學,自然最重要的活就是上學啦。7月9日,去學校報到。一到學校,發(fā)現(xiàn),這哪是大學呀?比高中校園還小,不過,麻雀雖小,卻是五臟俱全呀,學校的建筑物倒是挺有風格的。到處看看,突然間,我好像看到了美好的未來,我將要在這里讀書啦,我的同學,會是怎樣的呢?這個疑問在后來幾天學校開學典禮上,得到了解答。開學典禮,每人發(fā)一背包,一個256m的優(yōu)盤,然后分專業(yè)由系主任,帶去教室訓話了。系主任是個胖子,在講臺上嗶哩叭啦的講,就聽他講,這所學校在全球各個領域都是前100,這所商學院怎么怎么地,他們怎么怎么地。將了一通后就講到我們,說我們是花錢來學習,花錢是買個聽課的機會,別以為花錢就能畢業(yè)。“ohmygod”,看來挺難混的,也罷也罷,既來之,則安之。然而,就在這一年半的學習生涯中,我認識了好多好朋友,有馬來gg—hafiz,沙特的帥哥adel,印尼的mm,jingga,sasha,還有一群中國的兄弟姐妹——圓圓的lulu,乖乖的ivy,文質彬彬的jacky,搞笑的larry,還有f4四大成員wendy,ross,強哥和david,當然還有其他好朋友,就不一一數(shù)了。恩,不錯,朋友遍布天下了。墨爾本的學習生活,并不像在國內大學本科那樣混混就過去,同學之間有許多的溝通和討論,在面對那個系主任胖子的時候,我一向會變得很緊張,因此在上課前一般都是會做很多的準備,總體來說,澳洲的教學是寬進嚴出的,也好,嚴師出高徒嘛。
接受新思想加入新組織
在我搬到jason10的同時,我以前的一個室友——小胖,也搬到hunt-ingdale區(qū)來居住了。既然這么巧,那么在中秋的時候,自然就把他給叫出去逛街了,除了他,我也叫不到其他人。這一逛不要緊,倒是逛出來個人生轉折點,因為就是這一逛,我找到組織了。
我和小胖在茫茫人海中默默的行走,沒有任何買東西的欲望,只想看看這里的人和物,澳洲的人實在太少了,要到市中心走走,才能有種稍微熱鬧的感覺。我們兩個都在注視著來往的人群,順便評頭論足一番,如同兩個第一次進城的農民工,雖然從外表上看,感覺挺衰,卻樂在其中。
走著走著,一張直方圖吸引力我的眼光——一張美國次級貸款危機的直方圖。同學前幾天還問我,對這玩意有啥看法,我當時對這事是一無所知呀。頓時,興趣來了,我便停在圖的面前,使勁看,想看出個名堂出來,無奈,肚子里面墨水少呀,硬是看不出來啥名堂!
此時此刻,一名大頭金發(fā)女生突然跳了出來!這個金發(fā)女生叫rachel,是意大利裔的本地人。見我在她的‘攤位’那站了好一段時間,便跳了出來,先是來了個自我介紹。因為當時我的英文差,只聽出來她叫rachel,其他啥都沒聽清。哦對了,聽清了最后一句“what‘sthesitua-tioninchinanow?”。于是乎我也說了一通,說的就是前天晚上看郎咸平文章里的東西,估計是我口語水平有限,再加上表達不清,那金發(fā)女生愣是沒聽出個名堂出來,不過沒關系,她還是相當友好,給我一份報紙,一張光碟,還讓我去參加他們周六晚上的一個會議。我當時又納悶了,他們開會,讓我去干什么?我又不能提供啥參考意見,再說,我連他們開會的內容都不知道呢。不過見這女生這么熱心,當時就把我的聯(lián)系方式給她了,也答應她去參加他們的會議。這一去不要緊,到了那里之后,我又認識一個名字叫l(wèi)ucas會說中文的男生,雖然能說的漢語不多,但是相當標準。
周六晚上我到了他們的辦公室,當時那里有10來個人在看視頻,不知道是什么東西,我被單獨叫去另外一個房間,我,我的一個室友,還有rachel,lucas就聊開了。聊了一個晚上,我對他們這個組織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他們是一個青年政治運動組織。那天晚上,他們兩個把我和我室友送到回火車站,rachel當時對我的熱情,我到現(xiàn)在都無法忘記,在我眼里,她是一個充滿活力,充滿激情的女生,同時她又是那么的聰明,話還特別多。從那以后,我基本上每個星期都去他們的辦公室,與這群年齡跟我相仿的本地人一起探討經(jīng)濟,政治,科學,以及音樂這四大板塊的東西,開始了一段新的人生觀,世界觀改造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