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4歲到24歲,這十年如果在家鄉(xiāng)我會經歷中考,高考,大學,也許現(xiàn)在也會在讀研。家里這十年供我留學的費用足夠我在家鄉(xiāng)這個小城無所事事樂樂呵呵地過一輩子,過那我認識了二十年的朋友正在過的日子,過普通女生該有的青春經歷,只是我的這十年是另一種普通。當我在北京機場被人攔住父母說12歲以上不許家人陪同的時候我是無比緊張的,先前所有的興奮和離別同學的傷感都不及,怕的是不能趕上飛機,失去自由的機會。之后行李超重,等錯候機廳,加上很多囧的波折讓我第一次覺得別人的目光真沒什么重要,反正也沒有人認識我。
到達這個陌生的國度一切都讓我興奮,那么多人問我那時候怕不怕,14歲剛開始叛逆的時候自以為是地覺得自己已經長大,天高地大自己是個小巨人,迫不及待的想離開家看看外面的世界。那時候真的不怕,也不想家,真的開始想家其實是近幾年,也是在去年去悉尼才覺得沒有巨人,明星離開一百米也看不清是誰,每個人都是那么渺小。
從小我的性子一直軟塌塌的,現(xiàn)在叫包子,到處被人欺負,因為沒有陪讀媽媽語言學校也能欺負我,但命運總有安排吧,如果不是讀了個不怎么樣的學校也不會遇見到如今都那么讓我懷念的朋友們。
剛過15歲的時候依然滿臉青春痘,卻被一個老移民說天朝來的女孩都是來做雞的,然后讓我的房東趕我走。我不知道那時候陪讀媽媽出去賣的新聞改變了多少當?shù)厝藢μ斐说目捶?,但我對這個地方從一開始的不喜歡變成失望,那老太太也曾經是天朝人,卻讓我對這個地方由溫變冷。
中間換房子的波折也還有一些,這里的人冷漠沒有人情味,其實可以說是單純,從同學之間就能看出來,雖然也有說漢語的,但缺少很多東西。雙語教育下孩子多會一門語言但失去的不只是一點點文化。
話說后來住了四年的那個房子雖然不錯但有個事也是出于房東,我不善于拒絕別人而且是錢方面的糾紛不想再去想,反正最后驚動了父母我覺得很對不起他們。目前自己上班了雖然沒多少錢但現(xiàn)在覺得錢能解決的事情都不算事。
那四年讀中學的時光仿佛就只是一場夢,日復一日的過,和幾個姐妹一起嬉笑打鬧時光就真的在手中流沙般流過了,看過彼此開心大笑傷心流淚過的年代仿佛夢一場。
繼續(xù)十五歲,媽媽還是說我還小,等22歲想法就會不一樣,那時候22歲對我來說不可想像,其實過去了才發(fā)現(xiàn)也沒有變成一個很耀眼的人,普普通通的我還是我。
年少的好處就是第一份工作5塊一小時的發(fā)傳單也能做的不亦樂乎,后來到6塊一小時在酒店做服務生,漲了一塊錢卻頓時以為自己從小雜工變土豪了。滿足,是那個年齡那么輕易的事情,就像曾經喜歡的男生看了我一眼就能開心一整天一樣,天天那么努力的去打工。
小時候和媽媽說無論以后多牛逼,以后第一份工作一定要做服務生,但如今牛逼的人沒做到,卻實現(xiàn)了做服務生的體驗。
后來又介紹姐妹們一起去打工,那段時間過的很快樂,和朋友們一起上班,一起偷懶,一起見證了無數(shù)場盛大的婚禮,幻想以后結婚似乎沒有什么樣的場面能打動自己了。這其間又機緣巧合去了另一個部門做接待,就站門口賣笑其實,或在后面做咖啡,最久可以從凌晨5點一直到第二天凌晨6點連轉25個小時。那時候真的是不知道累的日子,賺錢的吸引力和工作的愉快充斥著每一天。
當初漲了一塊錢立刻覺得高收入了,如今翻了幾倍的工資卻依然不夠花,最近工資也漲了一塊多卻還不高興,人是以貪婪為本性。
苦逼在我沒有一點點經濟頭腦,雖明白錢不是攢出來的但除了老實工作卻也不懂別的方式。
19歲,剛來到這個大島國沒有太多的興奮,已經走過的路換個地方再走,上一段走的不夠好感謝父母讓我可以重新走一次。
這里的冬天是那么美好,來的第一天就愛上這個小城。
預科到大學三年半似乎彈指間,早已經不是個好學生所以談不上學到了多少專業(yè)知識,真正開始學習其實還是實習和工作之后。
十年來在身邊的不在身邊的沉淀下來就那么幾個朋友,現(xiàn)在有的朋友依然那么單純,單純到這個年齡該有的人情世故都不懂,想起曾經的我也是這樣,單純,我還多了一樣,張揚,所以和別人磕磕碰碰總是常有,其實朋友不多的原因也許就出于這里,我總是表面上讓很多人敬而遠之,但我是見不得人過的不好的所以有事總會去幫,我從來不想欠任何人的,所以別人的好我記下心底,需要的時候加倍償還。出于我說話的直接,往往出口傷人不自知,而且太多的時候不是一來一往就能成為朋友的,特別是女人之間。有的朋友很久不聯(lián)系,但我知道只要我找她就一定盡力幫我。有的朋友常常見面,但卻始終有距離。
漸漸學會不再有話直說,說出來那么多實話得罪了不少人。也學會不再炫耀自己,冷眼旁觀才看到別人炫耀的東西是多么低級,才明白炫耀什么便是缺少什么的道理。
曾經我認為人都應該為正義而戰(zhàn),無論什么時候都應該講理,想起當初和丸子的對話我那么的理所當然和她那驚訝的表情,她當時應該鄙視死我了,不知從何時起我已經變的不再那么堅持自己所謂的對錯。而今我自然而然的意識到,當家人,愛人或是一個朋友遇到麻煩甚至樹立敵人的時候,他需要的不是告訴他他的錯誤在哪應該怎樣如何,而是支持,去體會他的苦處,作為他身邊的人我能做到的就是在這個人孤立無援的時候告訴他我一定站在他這邊,這就是如今我理解的愛的本質,無關乎友情愛情親情。
十年可以認識那么那么多人,如今看國內的人會覺得大家都沒那么有個性,出了國的人形形色色,遠比國內的人有性格的多,但看國外的天朝人會明白原來奇葩都出國了。
我知道朋友不是一輩子的,這十年終究是自己一個人走過來的,每個人都是過客,只是陪我走的路長短而已。時間久了會發(fā)現(xiàn)有的人和你想象的并不一樣,有時發(fā)生些事情就能發(fā)現(xiàn)原來他的反應那么的出乎意料。人與人有那么多不同怎么能要求別人對你不離不棄,只求自己對人問心無愧就好。
因為我的直白加上不會說話雙重缺點我錯過了太多也造成了太多過錯,但未曾后悔過,最終沉淀下來的朋友依然來去隨緣,我依然會用心對待,依然會無論如何的相信和支持,懂我的人我依然會用生命去珍惜。
隨年齡的增長和時代變遷,明白自己以前是多么的小清新或者說裝逼,現(xiàn)在學會掩藏自己的鋒芒默默看著別人的裝逼或者傻逼,于我無關,都是別人的人生百態(tài)而已。
曾經所有事我都不只放在自己心里,而今后有些話我再不會與誰說起。
女子無才便是德,直到二十四歲才終于開始領悟。
小時候覺得自己以后無限可能,以后長大了沒什么達不到的,回頭發(fā)現(xiàn)生命過了三分之一,自己并沒有走的想象的那么遠,走過去便消失在茫茫人海,原來我也是個凡人。
由于我的性格和對愛情的詮釋造就了我注定是要用全部生命為愛付出的人。我和男友的認識是因為奮斗在澳洲論壇里面的一件事情。感激那些愛我的人和我愛過的,成就了如今這樣一個我。不知道幾歲起我學會扮演一個好女人,開始懂得關心對方,噓寒問暖,開始理解體諒,開始不再有以前那些無理取鬧,只是偶爾還是會有些小脾氣,我知道我的進步,在以往的每段關系我都學會很多,從小公主變的知性,學會感恩和回報。而很多時候學到的東西并不是對方教的,而是自己的對換角度反復思考。其他任何人都不會明白我自己在感情路上所學到的。我在這路上依然蹣跚的學習著,會想索取,會懶惰,我知道未來的路我要堅定的讓自己有更多給予對方的意義。
感激現(xiàn)在的男友教會我的,雖然比我小但我缺少的東西他都一一補足,我想最好的相處方式莫過于兩個不用上油的齒輪能緊緊貼合,生活會轉出流暢又不單調的畫面。
如今每天的相處換來的是精神上的滿足和依靠,只要我知道的就想與你分享,就希望這個人同我一起看我看到的,去理解我想到的,有時會幼稚,會偏離,但只要這個人在我就總能回到屬于我的正軌。
二十歲的男生愛你可以為你改變很多,三十歲無論多投入很多東西都已經改變不了,這話曾告于表姐,最終她還是在反復糾結中突然離去。我的想法或許偏激,但我的根據都是一點一滴生活的經歷。這段到如今最長的戀愛中,彼此都在成長,不知該怎么說,感激,現(xiàn)在的日子真的一點抱怨都說不出,從一個同我索要的男孩變成現(xiàn)在一個大男人般照顧我,雖然有時還會受不了我情緒的變化無常,但真的感激命運的眷顧,想要的從來都最終得到。
這個小城一直在改建,在變化,可是每年冬天我聞到的氣息還是一樣的,是家鄉(xiāng)秋天的味道,那種懷念的是無論多少年無論什么地方都無法忘懷的。
在這里越久越覺得無聊,畢竟很小,但越久越像家,三年前回到家里卻處處已不認得,也不喜歡到處那么多的人,在這個第二故鄉(xiāng)卻感覺自己不會被周遭的人擠的頭腦發(fā)漲,是那么放松。
在悉尼的半年實實在在的讓我感覺到我的渺小,無論是家鄉(xiāng)還是阿德,都是那么小,出去常常碰到認識的人,但在悉尼,夜晚走在情人港的大橋上會覺得自己不屬于這里,我也似乎只是個游客,盡管我很喜歡這里。
但無論在哪,家總是無可取代的,像自己的心一樣。對家的那種感受不只是發(fā)于心,是出于本能,與生俱來的情感牽絆。
這十年外公從生到死,表姐從生到死,外婆從黑發(fā)到白發(fā),十年似乎只有我以為自己還是12歲,原來別人看才明白時光的兇殘。
家已經在我不知道的時間里從印象中嶄新的樓道現(xiàn)在已經破舊不堪。
這些年里早已習慣了沒有父母在身邊,凡事也不去煩他們,但終究我還是想去補償這些年我錯過的陪伴他們的時間。
回國不代表好和不好,只是一個選擇,就如同當初選擇出國,沒有好與不好的概念。女孩子留下的終究比較多,回國的女強人排除,普通女孩除非找到一個人,值得為他放棄這邊普通工作高薪和新鮮空氣。
我也不想就這樣一眼望到頭的呆在這里生活,如今的工作和生活讓我沒有了一點進步的想法和動力。我需要學的太多,尤其是和人相處,國人和老外相比還是復雜的多,多的都是我不懂和不愿去做的人際交往方式。
我們的生活或多或少都有或大或小的波折,只是看你怎么看待它。我性子平時極慢,只有工作的時候效率極高,我看待人,事,風景的心態(tài)過多的遺傳自外婆也在這些年里越發(fā)沉靜,可還年輕,有害怕的,緊張的東西,也許再過十年,可以修煉的真正與世無爭。
這十年沒能改變我太多的執(zhí)著和偏激,真正記得我這十年的只有我自己,別人的故事別人去說吧。人的一生只有一次,自己都活不明白何以評論他人。
父親的知足常樂,我不知道何時才能達到,但我在一步步邁進。
無論是60歲還是16歲,我的心中皆有生命的歡樂和奇跡的誘惑,孩童般的天真會久盛不衰。
回憶真的是很美好的東西。
紀念我獨自成長的這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