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北極科考,是多少科學家都想去做的事情,在石室中學的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基地班中,就有學生參與了北極科考項目。2013年7月,石室中學4名學生參加中國科學探險協(xié)會組織的“北極極地考察活動”,也是四川省中學生首次參與的北極科學考察活動。朱雯穎就是其中一員。
因為這次經(jīng)歷,朱雯穎迷上了生物,也因為這次經(jīng)歷,她萌生了“出去看看”的念頭,今年高三畢業(yè),朱雯穎被美國埃默里大學生物專業(yè)錄取,今年8月,她就要奔赴美國,開始自己的國外求學生涯。
用兩個月時間研究銀杏開不開花
朱雯穎記得,小學的時候,媽媽給她買了一本《植物圖鑒》,這讓她對生物產(chǎn)生了興趣。“我特別喜歡跟大自然接觸,小時候就經(jīng)常到郊外游玩,覺得生物學科特別的神奇,特別好玩。”
初中時,學校有很多銀杏樹,朱雯穎就非常好奇銀杏樹會不會開花,當她帶著問題去咨詢老師的時候,老師問她,為什么你自己不去研究觀察一下呢?于是她就和同學開始了探索旅程。“我們先去網(wǎng)上查了一下,結果說銀杏其實是會開花的,只是很小。”
當時正值春天,朱雯穎就開始和同學一起觀察學校的銀杏樹,經(jīng)常到樹下觀察,等著“銀杏開花”。這樣的過程一直持續(xù)了兩個月左右,才終于等到了銀杏開花。
北極科學考察論文獲省賽事最高獎
到了高中,中國科學探險協(xié)會組織的“北極極地考察活動”到石室中學選拔學生參與,要在生物學科方面有特長的學生才能參與,并且每個人需要帶著課題去。朱雯穎所在的班級為學校的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基地班,學校專門聘請了清華大學的一名生物學博士擔任該班的老師,專門帶領學生做課題研究。甚至老師還會利用自己的資源,把他們帶到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借用那里的精密實驗儀器做實驗。
在北極科考的時候,朱雯穎有好幾天的時間是呆在科考船上,在北冰洋的島嶼中考察野生生態(tài),并收集海水、石頭、土壤樣品,觀察冰川化石。“我的題目是‘北極土壤中嗜冷微生物的鑒定’,我想了解下在那么冷的環(huán)境中,微生物跟我們生活中的區(qū)別。”回來后,通過多次試驗,朱雯穎和團隊的成員,在北極土壤中發(fā)現(xiàn)了一種能適應低溫的“酶”,并分析出這種酶未來的應用價值。“低溫狀況下應用于工業(yè)生產(chǎn),可以降低成本。同時絲綢之類的布料不能用熱水洗,這一類的脂肪酶可以有效地在冷水中溶解污漬。”
這個研究題目獲得了四川省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的最高獎項——主席獎。
組織近百人的模聯(lián)會議鍛煉領導力
當然,想要被知名大學錄取,只有學科能力肯定不行,綜合素質(zhì)也是考察的重點。高一高二期間,朱雯穎一直參與石室中學的模擬聯(lián)合國,甚至到高二的一次全市范圍的模聯(lián)會議中,朱雯穎還是會務總監(jiān),這段經(jīng)歷被她寫進了申請文書。
高二上學期,石室舉行模聯(lián)大會,包括成都樹德中學、成都實驗外國語學校在內(nèi)的全市近10所學校的近百名學生前來參會,人員繁多,會務繁忙,朱雯穎就成了會議上最忙的人,不僅要租借教室、裝飾會場、制定預算、檢查會務資料,甚至連茶歇時候的蛋糕都需要親自去買。“預算是比較麻煩的,每一項花費都要計算在內(nèi),這個花費了比較長的時間,因為只有預算出來了我們才好去拉贊助。”朱雯穎說,因為自己的英語(精品課)比較好,100多頁中英雙語的會務手冊中的英語修改,自己也參與了。
“不過,組織這樣的大型活動,對我的鍛煉也非常大。”朱雯穎說,在申請文書中,她寫了自己的這段經(jīng)歷,突出了自己的領導能力和籌劃能力,這可能也是埃默里大學錄取她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