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回國后思維方式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閱讀:17661 來源:網(wǎng)絡
分享: 
每次回國被問到私人問題,例如工資待遇,開什么車,住什么房,什么時候要孩子的時候就會開始條件反射式地渾身不舒服。

出國留學之后,你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化呢?來看看前輩關于回國之后一些觀念變化的講述吧。

隱私意識加強,不喜歡主動打探別人的隱私也不喜歡別人打探自己的隱私

每次回國被問到私人問題,例如工資待遇,開什么車,住什么房,什么時候要孩子的時候就會開始條件反射式地渾身不舒服。但是鑒于本人比較照顧叔叔阿姨的面子,即使不舒服也會盡量回答,他們也并無惡意,有時候僅僅是好奇而已。不喜歡回答這些問題,這跟自己在哪個階層,掙多掙少,工作是否光鮮都沒有關系。

己不所欲勿施于人,如今自己回國也自然而然不會問別人這類問題,也許別人并不介意我問但是這當是養(yǎng)成了一種社交習慣吧。在和西方人交流當中,人們普遍有共識,一般可以問對方的職業(yè),不過有時候他們也頗為小心,比如通過其他渠道知道對方的老婆移民過來不久,英語不好目前沒有穩(wěn)定工作,會主動回避問她任何關于職業(yè)是問題,這是出于一種善意,避免對方尷尬。

女性獨立意識增強,更加清晰性別歧視的概念

沒出國之前僅僅覺得內(nèi)心是想要獨立的,但是很多時候會被國內(nèi)社會環(huán)境洗腦,有些事情覺得就應該男人去承擔,在國外生活久了,在獨立完成學業(yè),事業(yè)上漸趨穩(wěn)定上升的時候,覺得生活就是應該掌握在自己手中,跟自己是否有伴侶是否結婚都沒有關系,結婚以后也是一個teamwork,兩個共同承擔家庭的責任,以此獲得的尊重是深遠的,也是值得的。

這兩次回國漸漸發(fā)現(xiàn)我們這代人當中不乏優(yōu)秀獨立的女性覺得甚是欣慰。還記得兩三年前偶然間讀到這邊的員工合同法中關于性別歧視的法律規(guī)定,才覺得自己以前好像沒有受過教育一樣,后來才明白在西方企業(yè)里男性員工小心翼翼的原因,即便是你夸贊女性同事都要小心用詞防止任何有性暗示的詞語,如果你是領導,不能因為對方是女下屬而讓對方做任何比如倒咖啡或者幫你一個私人的小忙,就更不用說利用自己的權力在女性下屬身上謀取利益,在如果對方計較起來,職位很可能就不保了。這些事情在西方社會并不是完全沒有,但是并不是被主流價值觀接受的。

平等交流意識增強,被鼓勵說出自己獨立的觀點和意見

還在讀碩士的時候跟教授討論論文的時候偶爾說出了自己不同的意見而被教授贊賞,這讓我印象很深刻,因為教授明顯是在極力鼓勵學生這樣的行為,甚至接受學生挑戰(zhàn)他的觀點。在其他的社交活動當中跟60多歲的人聊天沒有任何代溝,有時候會完全忘記對方的年紀,不過這跟對方的性格有關系,一些不擅長聊天的即便是同齡人也會話不投機半句多,對于一些有良好的social skill的人,年齡根本不是障礙。

這里有兩個原因,第一英國幾十年前的社會跟現(xiàn)在差距遠遠小于中國同等時間段社會變革帶來的差距,所以上一代人自然跟這一代人的思想差距沒有太大,第二西方社會比較崇尚平等,并沒有像東亞國家儒家文化的影響,彼此是獨立的個體,沒后長輩晚輩的概念。比如我們大部門的總裁,時不時轉(zhuǎn)到我們座位附近跟我們聊兩句,沒有任何架子,沒有任何的位高權重。

對西方窮人概念的新理解

由于歐洲社會的高福利,和很多發(fā)展中國家以及貧困國家相比,西方?jīng)]有真正意義的貧困,所以自然對街頭一些酗酒吸毒無所事事的流浪者漸漸不再報以任何同情。因為自己來自中國,至少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窮人,所以在英國街頭遇到這類人要零錢,從來不給,因為給錢他們可能會去買酒,如果遇到真正需要食物的人會買食物不會直接給錢。

這里有一次親身經(jīng)歷,我和先生在街上遇到一個眼睛被打腫的人說自己錢包被搶身無分文需要我們幫助,于是我們帶他到附近餐廳讓其自己點餐,而且提醒他不要點啤酒。誰知道他還是點了一個有啤酒的套餐,結果被我老公鄙視說不能點那個,讓他點漢堡和飲料,后來激起了他的情緒,那人開始哭,大概意思是說我就是個垃圾你們還給我買吃的。所以這些人看起來很可憐,但是也是x改不了吃x。自然對于西方極端左翼人群宣揚的這個國家依然有相當比例的的人在貧困線以下,我并不是很信服。因為越是社會底層,越能夠享受國家福利最大化,他們至少可以保證有吃有穿有地方住,所以跟中國的窮苦人民沒有任何可比性,中國的窮苦人民才是真正值得同情的。

對真正弱勢群體的包容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人們對弱勢群體的善意,比如完善的殘疾人設施,為殘疾人提供的工作崗位,如果你對殘疾人有歧視,那你就會被主流價值觀所鄙視。偶然的機會認識了一位因為多年前車禍右腿截肢的女人,現(xiàn)在一直用假肢,看上去跟正常人沒有任何區(qū)別。一個長相很漂亮的女士,有一位愛自己的先生,有一雙兒女,有一份體面的工作(醫(yī)藥方面的白領),我也看不到她臉上有任何自卑,她也毫不介意主動說出自己當初是什么事故造成截肢,她的生活跟任何其他中產(chǎn)家庭沒有任何區(qū)別。

我只是內(nèi)心感嘆她能生在這樣一個國家該是多么的幸運,在中國的大街上很少看到殘疾人,更不容易看到殘疾人出現(xiàn)在任何工作崗位上,比如超市收銀員,酒店前臺。如果他們?nèi)绷艘粭l腿,其實并不會影響工作,甚至缺了一只胳膊也并不影響他們用一只手敲打鍵盤。如果設施健全一些,他們的出行也并不是很大的困難。另外也沒有人會覺得娶了個戴假肢的女人吃了虧或者受人指點。

更加客觀的看待國內(nèi)外的各種利弊

(民主與平均化社會的利與弊)

在哪里生活都不會完美的像天堂,魚與熊掌是不可兼得的,西方國家由于人工貴,所以一些服務并不是很便利,比如快遞,比如找個電工,找個修理工或者搬家公司都貴的要死,但是你要理解歐洲工會的力量,你會了解到這背后的根本原因,一個相對公平的社會必定在某些方面要做出犧牲,所以很多事情能自己動手就自己來吧。包括商店關門早,也正是為了保障這部分勞動者的利益,廣大消費者就且忍忍了。民主的弊端包括執(zhí)行力弱,一個問題辯來辯去辯不出個結果,延長具體實施的周期。

對于白領階層也是一樣,一個大企業(yè)的高管的薪水待遇頂多就是一個小秘書的5倍,薪水越高,所得稅也越高,扣了稅,甚至都還不到5倍。這種現(xiàn)象會相對"折煞"管理階層的優(yōu)越感,就拿剛畢業(yè)進入企業(yè)的年輕員工與總裁相比,無非就是你開的車比我的貴一些。車也只是代步工具,很多年輕人大學都會買一步二手車來開??粗竞竺嫱\噲龅膸装佥v車,奧迪奔馳路虎一堆堆的,可能其中的一些車的擁有者僅僅是剛畢業(yè)的學生。歐洲也有不少汽車愛好者,但是很多人真的是拿此當愛好,如果你不是開賓利和瑪莎拉蒂之層次,真的沒什么可以炫耀的點。

由此導致很多中產(chǎn)階層的人并沒有極強的上進心,尤其是女性,所以歐洲的女性比起中國的女性在職業(yè)上的進取心其實差了不少,如果說歐洲的男性還有不少為追求自己的價值在事業(yè)上有一定的進取心,很多女的甚至盼望著趕緊休產(chǎn)假。所以像我這種不太拼(比起國內(nèi)的女白領)的人都顯得比本地的女性要上進不少。

越來越覺得地球就是一個村

一旦習慣了跨越國界旅行,跨越半個地球去旅行亦成為平常事。去的地方并不一定是發(fā)達地區(qū),也可以是非洲,南美,吸引我的是去看看世界上不同的角落不同的風土人情。五年前還未出國的時候總會覺得出國旅行生活或者工作是遙不可及的事情,現(xiàn)在覺得選擇變得豐富,可以在任何說中文或者英文的國家生存工作不會是什么大問題。決定去旅行的時候可以看著世界地圖做選擇。

獨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維,回國的時候還是要看場合有所變通

再也不會人云亦云,尤其是在信息科技這么發(fā)達的時代有了自己的辨別能力,也可能與自己分析師的工作性質(zhì)有關,很容易找出一篇報道或者文章的漏洞,也學會了從不同角度分析問題,從而分析出不合理的地方,漸漸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看問題的思維方式。為了適應環(huán)境,回國的時候我不會表達自己太多與眾不同的觀點,其實一些與眾不同的觀點在知乎這種地方并不顯得多么的非主流,但是你回到老百姓當中就會顯得你的與眾不同與格格不入,所以為了不讓國內(nèi)的親朋好友覺得我這人太軸,我會適當調(diào)整自己說話的傾向性,以讓大家覺得我是個接地氣的人。

就連我先生跟我親朋好友交流的時候都會客觀的說很多中國的好話,夸夸習大大什么的,這些人情世故世人皆知,沒有太刻意,只是有所選擇的陳述,先生也確實有不少對中國積極的看法,所以隨著年齡的增長,我覺得一個中國的成語是可以解釋得很完美的,就是外圓內(nèi)方,畢竟國內(nèi)的現(xiàn)實環(huán)境不能跟知乎等同,有很多觀點,表達出來也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大家所處的環(huán)境跟你不同,就不會有切身的理解,在知乎上可以是因為可以找到不少能理解你觀點的同僚。

對人際關系的順其自然,友情是路上的緣分

有一個很多人關注的問題——“好朋友之間是如何變淡的?” 出國以后對這種問題更加的感同身受,從一開始的迷茫不解到現(xiàn)在的淡然處之,每個人的交友模式不同,有些人習慣呆在一個圈子里,但是這種模式對海外黨來說難度是很大的,所以現(xiàn)在不會在乎長久的人際關系,一些人如果在你生命中能跟你同路一段就應該珍惜,如果到某一個路口分道揚鑣了就相見不如懷念好了,也許你們周周轉(zhuǎn)轉(zhuǎn)還會在相遇,你在接下來的旅程當中也會遇到新的伙伴,如果你不是個孤僻的人,幾乎是一定會遇到的吧。

如今我們生活在社交網(wǎng)絡如此發(fā)達的時代,其實跟大多數(shù)是不會老死不相往來的,所以我并不會怪時間和空間,因為你們不再交流是因為你們不想,如果你想交流,微信一秒鐘就能發(fā)出去一個語音和文字信息,所以對身邊人的聯(lián)系疏密程度都是自己的選擇。一些小時候的朋友,中間可能十年沒有聯(lián)系,從新見面并沒有我想象中的隔閡,一些近在咫尺的人可能莫名其妙的就屏蔽了你的朋友圈。所以在這個時代,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更多是思想和精神上的。

出國前獨自去麗江,同行中與陌生人成為同伴,出國前夕與同去的同學成為伙伴,讀碩一年當中遇到的知己,一起旅行的朋友,工作中遇到的朋友,華人聚會中認識的朋友,2012年去莫斯科出差與多年不見的初中同學在異國相聚,2013年去北非出差與另外一位初中同學相聚,回國陪先生在各個城市游走時與在不同城市定居的故人朋友相聚,對于我來說,這些短暫的一次次相聚都很美好,所以友情對我來說就是在路上的緣分。

既然是在路上就不必在意什么圈子,人一輩子沒有牢不可破的圈子,除非你有著一群跟你一樣生活在同一個地方生活沒有太大變化的人,前提是你自己的生活也沒有變化。有時候偶爾跨越圈子的交流也是很有意義的,多了解一些別人的生活,思想也可以避免狹隘。

對物質(zhì)欲望的平常心

沒有攀比的環(huán)境,自然缺少刺激,你花一萬買個包包周一背去公司也不會有人關注,所以錢花的“不值”。在這里優(yōu)雅體面就夠了,不過你始終還是要回國,回國的時候就會有人關注了,鑒于回國時間不長,且忍一忍就好。在歐洲不難買到價格合適但是品質(zhì)還不錯的東西,越發(fā)喜歡品質(zhì)相當?shù)鞘孢m感、實用感比較強的物品。

西方媒體并不都是公正客觀,希望自己的后代能學貫東西,

對其他文化有客觀理性的理解

縱然自己的后代很大可能會出生在這里在這里受教育,也一定要培養(yǎng)他們對東方文化有深度了解,僅僅是為了開拓思維,看問題角度多面化就是值得的。歐洲一些年輕人并不乏無知的,對西方以外的世界了解甚少的人,比如被藏獨分子誤導,被偏頗的媒體(包括BBC在內(nèi))誤導,比如習大大訪英期間,部分媒體總是強調(diào)一些根本不足一提的示威游行人群。當時我人在現(xiàn)場,根本看不到那些人在哪些旮旯角落里,甚至說現(xiàn)場我們這些華人志愿者是大使館付了錢雇來的,這些明顯不是事實。所以一味的相信西方媒體的人是愚昧的,但是鑒于BBC在英國的地位,普通老百姓如果見識缺乏,是佷容易被誤導的。

先生讀了不少跟中國,朝鮮,日本有關的書籍,思想上早已形成自己對西方以外世界的深刻理解與感悟,所以看到BBC的各類新聞自然有自己的一套理解不會被誤導,但是他這樣的人還是少數(shù),所以希望后代能從小有這種意識,從小便有開闊的視野,這樣對整個人價值觀的形成都是積極的。如果自己有一天不能回國干一番事業(yè),希望后代能有這樣的機會,哪怕是去交流一年,工作一陣子也是好的。

覺得發(fā)達國家的兒童很幸福

自己還沒有孩子,不過觀察周圍無論是華人還是本地朋友的小孩,大部分都可以無憂無慮的成長??諝狻⑺?、奶粉食品質(zhì)量這些就不用多說,覺得不少身邊華人在這邊出生的小孩也都養(yǎng)的很健康很結實。覺得這邊的父母也是很盡心盡力,精心為小孩準備party,不過前提是這邊的家長工作生活平衡也比較好,自然陪伴小孩的時間要多一些。在學校里老師一句話都不能說重了,老師地位并不高,整個環(huán)境都讓孩子天生培養(yǎng)比較充足的自信。

雖然西方國家本身也開始質(zhì)疑其教育制度,但是我覺得初中之前的孩子還是值得擁有這樣的無憂無慮的生活。這個階段對兒童今后的身心健康都極其重要,國內(nèi)的情況就不多說了,總之比較心疼國內(nèi)的孩子(并不僅僅是學習負擔方面的問題,這都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大的教育環(huán)境培養(yǎng)出來的身心健康程度)。

標簽: 留學經(jīng)驗分享 51offer編輯:Rai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