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記得新版紅色100元人民幣面世之前,大家對百元大鈔的稱呼一直都是“大團結(jié)”。比如,有學生做兼職拿到了一筆酬勞,就會很高興地對同學說:“我今天下午掙了兩張大團結(jié)!”
經(jīng)常看美劇的同學應該也發(fā)現(xiàn)了,美國人民一般都會把美元叫做bucks,很多歌詞里也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這個詞,比如,Brandi Carlile曾在歌曲《The Story》中唱過:Because even when I was flat broke, you made me feel like a million bucks。
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世界各國人民對他們各自的貨幣都有哪些昵稱。
美國 United States
貨幣:dollar(美元)
簡寫:USD
美元(或者說美國人對錢的)統(tǒng)稱:bucks, dough, greenback(美國內(nèi)戰(zhàn)期間林肯為了資助北方軍隊而創(chuàng)制的即期票據(jù)demand note,正面為黑色,背面為綠色。這個說法一直沿用至今。)
- 1美元:buck, bone,比如:twenty bucks/bones
- 5美元:fin(詞源來自于德語,與古英語中的five相關(guān),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常用), fiver, five-spot
- 10美元: ten-spot, Hamilton(10美元紙幣上印的是美國第一任財政部長 Alexander Hamilton的頭像)
- 20美元:Jackson(20美元紙幣上印的是美國第七任總統(tǒng)Andrew Jackson), dub
- 50美元:在賭馬場,50美元被稱為frog,并且被視作不吉利;half a yard
- 100美元:C-note(C代表羅馬數(shù)字中的100), Benjamin(100美元紙幣上印的是 Benjamin Franklin), yard(300美元就是300 yards)
上面提到的所有紙幣均可以被戲稱為dead Presidents。雖然Alexander Hamilton和Benjamin Franklin都沒當過總統(tǒng),但人們就是這樣叫習慣了。
- 1000美元:在銀行系統(tǒng)有時被叫做large,比如,30000美元就是thirty large;有時也被叫做grand、G或者K(來自于kilo)。比如,The repairs to my car cost me a couple grand.
A rack一般指一疊每張面額為100美元、總計1萬美元的錢。
A dime指面值為10美分的硬幣。
A nickel指面值為5美分的硬幣。
A rock一般指100萬美元,因為在美劇中多次出現(xiàn)而得到普及。比如,美劇《黑道家族》(The Sopranos)中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this whole thing is going to cost me close to a rock”。
加拿大的貨幣俚語基本與美國相同。
英國 United Kingdom
貨幣:pound(英鎊)
簡寫:GBP
- 1英鎊:quid, nicker
- 5英鎊:fiver
- 10英鎊:tenner
- 20英鎊:score
- 100英鎊:ton,比如,400英鎊就是400 ton(注意,ton后面并沒有加s)
- 1000英鎊:bag, 4000英鎊就是4 bags(這里bag后面加了s);grand(這個說法如今更普遍使用)
- 5便士硬幣:bob, 10便士就是2 bob
【注解】
英國在1971年采用十進制貨幣系統(tǒng)之前,使用的是“英鎊-先令-便士”貨幣體系,一英鎊等于20先令,一先令等于12便士,當時一先令就稱為a bob。改革之后,新的5便士硬幣相當于原來的一先令,于是bob這個說法就沿用了下來。
澳大利亞的貨幣俚語基本與英國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