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新移民參與慈善服務 加快融入當地社會

閱讀:14231 來源:轉載
分享: 
新加坡是亞洲高等教育最發(fā)達的國家之一。受到西方文化和東方文化的影響,融東西方教育成功的典范于一身。

中國僑網7月7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擁有百年歷史的善濟醫(yī)社始終發(fā)揚樂善好施、扶弱濟貧的傳統美德,不分階層、種族和宗教,施醫(yī)贈藥,造福人群。近年來,通過善濟這個平臺,參與慈善服務的新移民也很多,有人捐錢從不留名,有的自己捐錢還幫助籌款,有的工作之余做義工,從不求回報。

善濟醫(yī)社主席卓順發(fā)透露,追溯歷史,善濟也是由當初的新移民創(chuàng)辦,善濟醫(yī)社在提高大家對保健養(yǎng)生的認識,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時,更提倡五大文化價值觀,寬容、大愛、慈悲、感恩和祝福。

“新移民通過善濟服務,本身就是一種融入本地的方式。大家都生活在新加坡這片土地,不分你我,有國才有家,家和萬事興,善與國同在,濟與民同心是我們的宏觀理念。”

郝風新:從小父親教導行善積德

28歲的遼寧大連小伙郝風新(持工作準證,從事建筑行業(yè))是今年善濟售旗日組織義工的主要領導者,平時大型活動他也積極參與。在新加坡四年多,工作之余他從未停止做義工。

郝風新說,家里從小就教育他要多做好事,不管身處何處,他都沒忘記這個教導。

今年善濟售旗日,他招募到300多名義工,并帶領大家籌款,向民眾宣傳善濟。周末組織義工派發(fā)傳單,母親節(jié)獻花活動。善濟定期的主題活動,都能看到郝風新的身影,盡職盡責、親力親為。

投入義工行列,郝風新說,自己想多做好事,幫助有需要的人,從沒想過要什么回報。

張斌:昔日得到別人照顧,如今回饋社會

現年30歲,來自中國吉林的張斌,2008年來新加坡工作,剛來時人生地不熟,語言也不精通,生活不習慣,但得到許多熱心人幫助,讓他深受感動。

“那時房東對我特別照顧,經常做飯菜給我吃,幫助我融入本地生活。”自己經歷過無助,因此特別能體會到需要別人幫助的心情。

穩(wěn)定下來后,張斌開始做義工。他到老人院幫忙洗菜切菜,給貧困人士送飯,并服務不同團體,2014年后主要服務善濟,他也是郝風新的好友。張斌說,自己通過義工服務,更好地了解本地人、融入本地。

王海青:心地善良是女性真正的美麗

來自北京的王海青自幼所受的家教,讓她養(yǎng)成助人為樂的習慣。她是一個舞者,也創(chuàng)辦了一所幫助女性提升自信、傳遞愛心的舞蹈學校,早在2009年日本海嘯時她就組織過募捐,在之后的義工和捐款活動中,她結識了卓順發(fā),受他的奉獻精神感染,自發(fā)為善濟醫(yī)社捐款,并跟外界分享善濟資訊。她也帶領學生參加善濟慈善活動,義務演出,學生們都很開心。

王海青正在嘗試新的方式幫助善濟,她籌劃的世界舞蹈節(jié)即將在7月開幕,她計劃在開幕晚宴上為善濟籌款,拍賣畫作,當晚所有義賣收入都捐給善濟。“這是我第一次嘗試這樣的方式,我希望讓更多人知道善濟,加入這個行業(yè),傳遞愛心。”

王海青說,舞蹈傳授的是外在的美麗,雖然賞心悅目,但這種美麗是暫時的。女性容顏會衰老,藝術生涯也有限。善良心靈才是真正內在美麗,經久不衰。

推薦閱讀:

解析新加坡旅游管理學院就業(yè)與移民    新加坡留學移民政策趨好    七大福利讓你選擇留學移民新加坡

標簽: 社會學院 留學政策 留學指南 51offer編輯:Jess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