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發(fā)布了最新2019亞太最佳大學排名。
300多所大學里,日本是最具代表性的國家,有103所大學上榜;中國排名第二,72所大學上榜。其他在排名中占據重要地位的國家和地區(qū)是澳大利亞(35所大學)、臺灣(32所)、韓國(29所)和泰國(14所)。
墨爾本大學再次成為亞洲地區(qū)以外唯一一所進入前五名的大學,排名第三(去年排名第四)。排名前五的其他大學分別是清華大學(第一名)、新加坡國立大學(第二名)、香港科技大學(第四名)和香港大學(第五名)。
除清華大學外,中國大陸排名前列的大學還有北京大學(第六名)、中國科技大學(第十七名)、浙江大學(第十九名)、復旦大學(第二十五名)、南京大學(第二十六名)、上海交通大學(第三十二名)。
《泰晤士報》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致力于展現(xiàn)大學在其核心任務中的表現(xiàn):教學、研究、知識轉移和國際前景。
亞太大學的排名使用與世界大學排名相同的13個經過仔細校準的指標,以提供最全面、最平衡的比較。榜單得到學生、學者、大學領導、行業(yè)和政府的信任。然而,這些權重經過了專門的重新調整,以更好的反映出亞太大學的特色。
指標分為五個方面:教學(學習環(huán)境);研究(數(shù)量、收入和聲譽);引用(研究影響);國際視野(員工、學生和研究);行業(yè)收入(知識轉移)。
教學(學習環(huán)境)占比25%:
聲譽調查:10%
師生比:4.5%
博士學位與學士學位之比:2.25%
博士學位授予率:6%
學校收入:2.25%
研究(數(shù)量、收入和聲譽)占比30%:
聲譽調查:15%
研究收入:7.5%
研究生產率:7.5%
國際展望(員工、學生、研究)占比7.5%:
留學生比例:2.5%
國際員工比例:2.5%
國際合作:2.5%
一所大學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本科生、研究生和教員的能力是其在世界舞臺上成功的關鍵。在第三個國際指標中(國際合作),泰晤士計算了一所大學其研究期刊總出版物中至少有一個國際合著者的比例。合著者數(shù)量越高,評分獎勵越多。
引用(研究影響)占比30%:
研究影響指標著眼于大學在傳播新知識和新思想方面的作用。
行業(yè)收入(知識轉移)占比7.5%:
大學創(chuàng)新、研究、推動工業(yè)進步的能力已成為當代全球學院的核心使命。這一類別旨在通過分析一所大學從行業(yè)中獲得的研究收入(根據購買力平價進行調整),其雇用的學術人員的數(shù)量來計算出知識轉移的進程。通俗來說,這一類別表明,企業(yè)愿意為研究支付多少費用,以及大學吸引商業(yè)市場資金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