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的家庭條件適合留學?
一提到留學,第一反應往往是這家人一定非富即貴,認為留學就是富二代或者官二代的特權。一方面國外的學費和生活費容易給人造成巨貴的印象;另一方面媒體喜歡報道富二代在國外如何揮霍的新聞,容易給人造成出國的都是土豪的印象。
“富二代”、“官二代”只代表了極少部分人群,但通過網(wǎng)絡力量的夸大,這極少部分人群就被當成了全部。
事實上,留學越來越平民化了。隨著人民幣升值和經(jīng)濟發(fā)展,相對于以往,一年一二十萬的花銷,中產(chǎn)家庭以及工薪家庭都能承受得起,事實上去留學的中產(chǎn)階級占到了一半以上。
出國留學變得越來越容易,不同的階層都能出國,只不過出國的選擇和方式不同而已。
所以能不能出國已經(jīng)不是問題,怎么找到適合自己的出國方式才是問題。
如果以家庭年收入來判斷家境的好壞,來看看不同家境的留學黨都是怎么出國的?
不同的家庭條件如何出國留學?
第一種,高產(chǎn)家庭(年收入百萬以上),這個群體在留學群體的占比逐漸減小。
對,就是你們認為的“典型”留學黨,富二代或者官二代,土豪家的孩子,刷朋友圈你會看到他們買了一輛幾萬的自行車,她們秀了幾個Chanel的包。出國對于他們來說簡直跟說走就走的旅行一樣容易,留學的費用對他們來說一筆不算大的開支。
這個階層的留學黨基本不用擔心怎么出國的問題,唯一需要考慮的就是如何更好地出國。
第二種,中產(chǎn)家庭(年收入30—50萬),這個群體在逐漸成為留學群體的主力。
留學黨中最多的并不是非富即貴,而是普通的中產(chǎn)階級,可能略微會比一般的家庭好一點點。
這種情況下,留學費用基本可以完全自費,不用考慮其他渠道,留學黨在國外也會過得比較輕松點,基本不會有太大的經(jīng)濟壓力。
比如學生W,在美國讀大三:
“申請到的是一所美國前50的文理學院,一年學費加生活費45萬左右,父母的工資基本可以cover。
大二的時候找了一份兼職也是單純想鍛煉自己,因為父母給的生活費基本夠用。 家里開大眾車全款算下來也不過30萬,和土豪沒法比;穿衣服方面可能比較舍得,我的襯衫會有1000+,我的裙子會有2000+。但是除了衣服之外,我們家就是普通人的家庭。”
比如學生J,在美國讀碩博:
“我家應該就是家境一般吧(我后來想了一下,我們家還是比一般要好很多,自費其實也是出得起的),算不上大富大貴,小康。
我在美國八年。木有花過他們一分錢,甚至還在他們資金周轉不過來的時候,送了10w塊錢給他們。
我拿的是校董的全額資助,學費+伙食費+住宿費全部不用出,自己只出來回機票和保險。碩士+博士時候,拿的是我們系唯一一個fellowship(我們系在美國排名,怎么排都能進top10),后期做TA和RA。然后我每年暑假都出去實習,一個月除掉稅有差不多3000刀。”
第三類:工薪家庭(年收入10—30萬),這個群體在留學群體的占比逐漸變大。
如果選擇去英、美、澳、加這些國家,如果沒有其他的經(jīng)濟來源,這個階層基本屬于交了學費就沒有生活費,出國的費用可能壓得父母喘不過氣。
但是為什么工薪家庭出國的還是越來越多呢?因為他們有自己的出國方式。比如以下幾位:
“爸媽工資水平都不高,年收入加起來沒有20萬,去澳洲以后,生活費都是自己掙。父母的積蓄也就20萬,付得起前兩年學費,生活費基本自己打工換來。”
“10年,只想去英美讀研,所以怒刷GPA,拿到了全獎,去了美國總共花了父母20萬,然后獲得RA職位,生活費用也有了著落。”
“父母是一線城市的普通工人,借親戚錢去美國讀計算機,最后留在美國當碼農(nóng)。”
“普通家庭但是心懷留學夢,讀理工科,讀全獎博士,所以最后也沒花父母多少錢。”
“在非巴黎留學的情況下,兩年讀書20w,而且第二年的下半年還實習拿工資了,我沒有獎學金當年省吃儉用的。只從家里拿了13w讀完碩士,如果能申請到好學校有獎學金的,成本更低。”
“現(xiàn)在只能好好努力,爭取financial aid,如果不是這樣,真不知道這些錢怎么湊。本科出國,家境比大部分不出國的要差得多,家庭年收入一萬二左右。”
第四類:家境不好(年收入10以內(nèi))
如果是在以前,這樣的家境被認為出國基本不可能,除非成績足夠優(yōu)秀被公派留學。
但是現(xiàn)在出國也是可以的,不管是靠獎學金、還是貸款,或者先工作自己攢錢出國。比如說以下這幾位:
“一個學期的學費就要將近十萬元人民幣,為了讓自己留學,父母一狠心,抵押了房子,又到處求人借錢,東拼西湊才借夠了出國留學費用。”
“小學六年級父母雙雙下崗失業(yè),母親在超市理貨打工每天工作12小時整整十年。一直想留學,但是現(xiàn)實不允許,所以國內(nèi)本科畢業(yè)后努力進入了一家外資投資銀行,收入還行,工作3年后去美國讀了MBA,學費全部都是貸款,準備畢業(yè)了再還。”
“我11年4月來日本留學,今年是第四年,總共花了父母15萬(這15萬等于是從父母手里借之后會還),除此之外都是自給自足。11年9月開始我就自己負擔全部生活費,僅從父母那里拿學費,12年7月開始我自己負擔所有費用包括學費生活費和其他一切雜費,13年3月開始,不僅負擔所有費用還開始給家里還房貸每個月兩萬日元,同時自己開始存錢。”
“如果按照父母的正常工資算,他們年薪10W都沒有,現(xiàn)在所以我爸去打了第二份工,他們每個月還要還房貸,出國之前,家里基本沒有存款,也不想跟親戚借錢,實際情況是親戚也窮,讀商科,不想讀PHD,只想讀碩士,目的地國家,只選美國。申請前,GMAT,考試的錢,只夠一次?,F(xiàn)在情況, 美國碩士快畢業(yè)了,每年獎學金加RA能夠cover學費,自己搞點副業(yè),完全可以養(yǎng)活自己。”
家里到底有多少錢才能出國,這個問題其實已經(jīng)不是問題,因為怎么樣都能出國,有錢可能讓你更容易出國而已,這個問題應該是怎么找到適合自己出國的道路。
繼續(xù)延伸一下,這個問題就涉及到為什么留學、怎么說服爸媽、怎么留學規(guī)劃以及留學后的未來規(guī)劃。
如果明確自己出國的目的,冷靜分析出國的優(yōu)缺點,并且能承受留學缺點和未來收益不確定性帶來的風險,并有周密的出國計劃和準備。即使貸款或者借錢出國都可以。
如果你覺得英美澳加貴,你可以去歐亞;如果你覺得商科和文科貴,你可以去學理工科,只要真心想留學,怎么都能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出國的道路,無論自己的家境如何,都能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方式。
大量搜集信息,對照自己的標準,肯定能找到自己的路。
無論你出國的目的是什么,是為了接受本專業(yè)最先進的教育、看更大的世界還是為了畢業(yè)回國后能掙更多錢每一個青春或者一段人生,都值得用一次留學來升華,出國是各自的朝圣路,甘苦自知,無須煩惱和炫耀。
下面我們具體分析一下美國留學的花費問題,具體介紹下美國留學的出項進項,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支出:學費
美國留學費用中的學費問題沒有統(tǒng)一標準。因為美國大學收費標準差別很大,每個州除了有私立大學外也有很多公立大學,其中也有不少名牌。
本科階段私立大學每年17000—24000美元,名校多數(shù)在3萬美金以上。
公立大學每年約為9000-14000美元。完成碩士課程學費一般需要20000-40000美元。
學費根據(jù)專業(yè)不同也不一樣。
理工類和經(jīng)濟類比文科學費貴,根據(jù)美國官方公布的數(shù)據(jù),法學院:每年$43,000到$35,000左右;商學院:每年$46,000到$39,000左右;工程學院:每年$35,000到$15,000左右。
支出:生活費
美國讀研究生生活費是每個學生必須的一個大頭費用。日常生活、交通、醫(yī)藥等等開支都是不可少的。美國城市可按消費指數(shù)分為四級,每月開銷大致為:
1. 一級特大城市:如紐約、費城、洛杉磯、舊金山、邁阿密、芝加哥、波士頓等等,1000-2000美元;
2. 二級大城市:西雅圖、亞特蘭大、底特律、匹茲堡、拉達斯等,800-1000美元;
3. 三級城市:南部、中西部、東南部州,德克薩斯州、密歇根州、猶他州、喬治亞州等,600-800美元;
4. 四級城市:俄克拉何馬州、密蘇里州、路易斯安那州等,450-600美元。
如果學生在校外住宿還要有一定支付的住宿費。
但是,美國留學一個優(yōu)勢就是美國有各種各樣的獎學金和資助。學生在高額的美國費用開銷之余還會有不少的進項。
獎學金
美國高校獎學金(校內(nèi)獎學金)分為非服務性獎學金(Non-Service Scholarship)、服務性獎學金(Service Assistantship)和學校貸款(loan)三種:
非服務性獎學金
申請比率最大,其金額也最多。
它包括學院助學金(Fellowship)、獎學金(Scholarship)、全免學雜費(Tuition &Fee Waiver)以及其他一些學院本身而定的獎勵(awards)。這種awards不同學院在金額和數(shù)量上有很大差別。
1.學院助學金(Fellowship)
助學金是一種金額最高、但競爭最激烈的非服務性獎學金。
一般情況下如果獲得一所學院授予的助學金,便是獲得了全獎,即除了免學費雜費、住宿費、保險費、書本費以外,還給獲獎學生一定金額作為其個人消費費用(Personal Expenses)。
助學金在申請過程中競爭尤其激烈,一般除了要求較高的TOEFL、GRE或GMAT成績外,還要有較好的國內(nèi)學校成績單、GPA、推薦信和讀書計劃(Personal Statement),這些材料的準備要十分注意技巧,做到與眾不同,才能順利地拿到全額獎學金。
2.獎學金(Scholarship)
獎學金的形式可以是規(guī)定一定的金額數(shù)量,作為某種獎學金形式(如Economic Scholarship, Graduate Scholarship, etc.)頒發(fā)給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也可以是一種學費或雜費的全免(Tuition Scholarship Tuition & Fees Scholarship, 此種獎學金的具體金額,隨學院規(guī)定的學雜費金額高低而不同。
獎學金不像助學金一樣只有一種形式,它在同一所大學可能設置幾種甚至十幾種不同形式的獎學金, 一個學生可以有資格同時申請兩種以上的獎學金。
通常來說,獲得Scholarship的機率要比獲得Fellowship的機率大些,Scholarship的金額比Fellowship要少一些。
3.全免學雜費(Tuition & Fee Waiver)
在一些美國學院中,設有全免學費的獎學金,有的學院把它作為Scholarships的一種,有的學院把它單獨列出。
全免學費是在非服務性獎學金中最易申請的一種。
雖然免去了學費,但由于學費只是總花費的一部分,所以如果要獲得足夠的資金,還需同時申請其他形式的獎學金。
服務性獎學金
包含助教金(Teaching Assistantship)和助研金(Research Assistantship)兩種。
這種獎學金一般頒發(fā)給研究生、博士生,本科學生在少數(shù)學院會獲得助研金,但比率相對很小。
貸款
貸款的金額一般相對較少,且多數(shù)美國高校只把貸款頒發(fā)給本國學生,而不頒發(fā)給國際學生。
所以,對于中國內(nèi)地申請全獎的留學生而言,申請的主要針對目標是前面兩種資助,即非服務性獎學金和服務性獎學金。
資金擔保
資金擔保是很多學生或家長最關心的事情之一。
首先,不同的申請人需要資金額度不同,一般按全獎/半獎/自費,所去學校的費用及你赴美學習時間長短來準備。
原則上美國簽證要求資金存期達到半年以上,定期存款是最好的個人存款。
在定期存款時間不足的情況下,可以根據(jù)父母不同的職業(yè)背景來加以補充說明;房產(chǎn)、車子、股票、基金都可以作為輔助材料提交,要求必須是原件,這樣才真實可信。
另外,千萬不要作假,包括存單造假、工作證明造假等等,一旦造假被查出,后果十分嚴重,甚至有可能永久拒簽,因此絕對不能造假。
學生可以根據(jù)以上介紹做好美國留學費用預算。美國留學費用確實不是一個小數(shù)字,而且在辦理入學手續(xù)和簽證手續(xù)時都需要資金擔保才能保證成功入學,美國留學費用只是一小部份,想要順利完全美國留學,還需多多了解,才能穩(wěn)操勝券。
更多留學問題,請?zhí)砑有≈治⑿?ldquo;offer2963”,你想知道的都在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