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講了澳洲留學生上課時的那些事兒。大家現(xiàn)在了解國外的學堂是老師上來直接坐桌子,中國是不會有的吧!!!真的很向往那種自然而隨意的狀態(tài)。有一種平等的,被尊重的感覺。那不可能在國外留學就只有上課而已呀,當然還會有國外的留學生活以及打工呀、戀愛呀之類的電視劇里出現(xiàn)的畫面。今天講講國外生活當中會遇到事兒~~
生活那些事
來墨爾本之前, 基本上我就是一個生活不能自理的孩子。 鹽糖味精是什么樣子都分不清楚,衣服沒有自己洗過, 連開煤氣都不會。來了之后, 還是有點小興奮的,覺得鍛煉自己的時候到了。
因為不會做飯,而且在外面吃飯的話真的很不劃算(普通一個蓋澆飯在09年的時候售價在50人民幣左右, 也沒有賣早餐的地方), 所以就想著買些東西自己回去做。主要買的東西為: 泡面 (當時5連包康師傅在12塊人民幣, 面條 (一斤大概在5人民幣), 水餃20塊一斤, 西紅柿 (10塊錢一公斤), 雞蛋 (12塊一打), 鹽, 麻油。面包, 牛奶。
基本上來說, 早上牛奶面包,中午西紅柿雞蛋面或泡面, 晚上西紅柿雞蛋面或泡面, 3天左右吃次水餃。 就這樣吃了一個月啊。 記得大概在第三周的時候, 多買了一根黃瓜, 2個青椒, 一公斤的米, 回來之后將西紅柿和青椒切成塊, 又切了一個西紅柿, 放點油放點鹽把所有菜倒進鍋里面,直接就給一鍋燴了。 然后拿米煮了點米粥 (第一次做的時候米都不知道去洗), 這就算是來了半個多月做的第一次飯。 吃到的時候那眼淚差點就飚出來了, 把自己都給感動了。
后來一個月左右的時候,跟班里面的同學也慢慢都混熟了, 于是聯(lián)系了4,5個住在附近的同學都在我租得房子那做飯和玩,其中有兩個女孩很會做飯,我和另外兩個人基本上的任務就是洗碗, 也終于結束了那種苦日子了;生活上基本穩(wěn)定了下來。
其次在異國他鄉(xiāng)開銷也是挺大的一筆數(shù),也不能一直靠家里“援助”,所以我也想了點辦法賺錢,這其中當然算是女人錢最好賺了!!
09年來的時候, 在澳洲很多中國的東西是買不到的,墨爾本有個yeeyi的網(wǎng)站, 在上面有些人賣一些從國內(nèi)帶過來的物品,主要針對墨爾本本地的中國人。 當看到這個網(wǎng)站之后就萌生了在上面賣一些東西的想法。我一直堅信的是女人的錢是最好賺的, 所以準備還是從女人身上下手。
在來了墨爾本半年之后,慢慢對墨爾本也熟悉了,沒事的時候就會關注在澳洲市場上的中國商品, 發(fā)現(xiàn)很多小店里面賣的iphone (當時還是iPhone 3gs)手機殼能賣到20-30澳幣, 而且也不好看, 其實這些東西在淘寶網(wǎng)上面也就10塊人民幣。
我一直不相信自己的審美眼光,本來有從中國批發(fā)衣服在澳洲賣的想法, 深思熟慮之后, 果斷放棄。 后來看到其實在墨爾本很少有賣睡衣的, 而且當時賣的睡衣很難符合中國人的審美。 從淘寶上查了下,當時一套睡衣的價格也就在50人民幣左右。 而且來到澳洲之后, 發(fā)現(xiàn)澳洲的留學生都是男男女女成雙成對的會比較多,就想著說從澳洲的情侶方面入手。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準備,我從淘寶上聯(lián)系了做EMS的公司, 能做到郵局的5折。 雖然我不相信自己的審美,但我相信大眾的審美, iphone手機鉆殼, 情侶睡衣, 情侶毛巾, 情侶馬克杯, 情侶手機鏈等等。 哪個賣的好我就從淘寶買哪個,然后從EMS空運到澳洲。
因為做的東西比較新穎,每天都能有賣掉幾件商品, 那時候很好賺, 手機鉆殼10人民幣批過來, 在這賣25澳幣;情侶睡衣, 兩套100人民幣, 在這里賣100澳幣; 情侶毛巾淘寶20人民幣一對, 在這里25澳幣一對。。。 (隨著中國人越來越多, 這些東西已經(jīng)沒人再買,也沒有利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