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VS英國 課程設置與考試形式大不同

閱讀:24591 來源:轉載
分享: 
英國和中國的教育背景和方式都有存在很多差別,本文就為大家就課程設置和考試方式兩方面說說中英兩國的差異。

一部很火的BBC紀錄片《中國老師在英國》,講述了中國教師用中式教育方法教授英國學生,這與當?shù)赜就晾蠋煹姆绞疆a(chǎn)生鮮明的對比。

在國內外教育相關領域引起不同反響,使得中西教育差異的話題再次被人們關注。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中國和英國高等教育在課程和考試形式的區(qū)別。

課程設置  

首先,英國和中國大學在課程設置和選課上存在較大差異。在英國,通常情況下,一個學生一學期選4門課已是極限,這在國內的高校是不大可能的,很多國內上課的同學會認為,比起他們安排的應接不暇的課表,如此的學習內容太少,課程太過清閑。

不過看似輕松悠閑的背后,真實情況則是,學生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用于研究、討論和學習。在英國大學里,學習專業(yè)課程占據(jù)學生大多數(shù)的時間,與專業(yè)無關的課程很少被涉及。

因此對于每門課程的研究都很深入,需要通過閱讀若干指定參考書、寫論文或是小組作業(yè)的形式不斷地學習,學期結束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績。

去英國讀研究生的同學,在圖書館挑燈夜戰(zhàn)是隨處可見的,由此可以看出留英學習任務的沉重,壓力較大,并非想象中那般簡單。

相比于國內高校的選課,英國大學的選修課需要學生更加慎重,更加果斷的選擇。一方面,英國有不少大學的課程特色就是必修課和選修課占據(jù)同樣的比重,相比,很多國內大學的選修課只占總學分的一小部分,是必修專業(yè)課的拓展和輔助學習。

英國的選修課,與必修課同被視為專業(yè)課程。設置的目的是希望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和發(fā)展方向來選擇。在自己所學專業(yè)的研究領域得到更精進的拓展。

另一方面,選修課的選擇時間比較有限,學科所能容納的學生更是有限,對于留學生來講,提前在學校的網(wǎng)站了解選修課的專業(yè)和研究方向是非常有必要的。

考試形式  
  • 論文  

對于論文的嚴謹態(tài)度,是有些初去英國讀書的同學無法想象的。在學期的初始,教授就會說明有關論文的格式和文獻引用格式的要求。每一篇論文都要按照本科目教授的規(guī)則來完成,格式的錯誤會直接導致論文只能得到及格分,或是不及格。

相比較,國內一些高校對文獻引用的格式要求是較為寬松的,更重視的則是論文本身內容的質量。在學期初始,論文的備選題目可能已經(jīng)給出,學生有充分的時間來構思和展開具體的研究。

  • 考試  

國內大學的考試中,由于期末考試占據(jù)很大的百分比,因此不少同學選擇臨時抱佛腳,更專注于期末考試的復習。而在英國大學的一個學期中至少有兩次考核,論文和考試是必定有的,老師還會根據(jù)所教課程,增加小測驗的數(shù)量讓學生持續(xù)不斷地學習。

這樣的方式可以確保學生保持相對穩(wěn)定的學習狀態(tài),避免期末的突擊復習,把大量的知識分布在相對平衡的時間中逐一掌握。

在英國大學,一些學科的期末考試試卷中,通常會設有選擇性的答題。學生可以選擇自己準備充分的題來爭取得到更高的分數(shù)。對于考試被懷疑作弊和作弊的處理,英國學校是非常嚴厲的,輕則警告,重則開除。

對于學習理科的學生們,有些時候一些英國老師不鼓勵學生背公式,考試時允許他們把公式抄在紙上,帶進考場,如果是必須用到的公式,考卷里面有時直接會包含在內,讓你完全不用擔心記混繁雜的公式而憂心。而不少精益求精的國內老師會要求學生連同計算公式一同背下再進考場。

  • 團隊作業(yè)  

團隊作業(yè)分為論文形式和陳述展示形式,英國的學生在課堂上多采取輕松活潑的討論方式,注重發(fā)言人與聽眾的眼神交流,更加善于表達和自我展示,應變能力也很強;

國內的同學偏向把大量需要發(fā)言的內容寫在PPT上,雖然PPT內容準備充分,不過這種“大數(shù)據(jù)”,稍帶死板的形式也許不能完全調動起聽眾的興趣和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