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NYU的圖書館
10樓的研究生刷卡才能進自習室,可以說話可以吃東西,有沙發(fā)有板凳,有陣子我們閨蜜聚會都改到那里去了。
地下一樓可以吃飯。
6樓的刷卡自習室桌子大、隱私好,一人一個臺燈。
各個走廊都有沙發(fā)凳,坐著看中廊爽爽的。
10樓自習室是我的最愛,吊頂高,沙發(fā)軟,我基本都是陷在沙發(fā)里寫論文(是的我討厭桌子椅子),還得有個放腳的凳子才行。
或者去負一樓/負二樓開個單獨房間學習,感覺很牛逼。
對了負一樓還有很多group study的房間,預約就可以使用,有白板有電視,鎖門可以高聲討論。
藏書來說,2樓是我的最愛。2樓西側(cè)有幾個架子的譜子,念書期間無論多生僻的譜子,預約了一定有。從鋼琴到總譜。

2 我在紐約念書,我住新澤西
反倒比住島上的同學上學更近,PATH兩站就到了。新澤西風景好,每天沿著江邊跑步,看著一江之隔的曼哈頓燈火輝煌,心中無限感慨。
911的時候,世貿(mào)會向天上打藍色的燈光,直通云霄,好像是天上的樓。
國慶日的時候,Hudson River上放焰火。我們擠在江邊,把啤酒放在黑色口袋里藏好(美國公共場合不能出現(xiàn)酒精)趁大家被煙火吸引注意力時偷偷的碰杯。
我1/3NYU的同學都住在新澤西,感覺像NYU的宿舍了。

3 每天都是各自活動、游行、節(jié)日,6th Ave天天封道,地鐵各種改線。沒有校園,所以整個曼哈頓都是校園。每天都很熱鬧。從來不寂寞。

4 課與課之間隔兩三個小時沒事干?沒關(guān)系,走幾個block就是SOHO,逛逛街一會兒回來接著上課?;蛘呷t marks吃日料,在東村喝幾杯,要不然干脆就坐在華盛頓廣場,看賣藝的鋼琴師(是的三角鋼琴,賣藝也要牛逼)看在地上彩繪的畫師,看踢踏舞藝人往地上隨便扔個板子就跳了起來,看孩子們在能吹出一個人那么大的泡泡的藝術(shù)家身邊追逐著泡泡。

5 我有個朋友 @Nick Zhang 是在NYU 學游戲設(shè)計的,在他的介紹下,去過他們學院在曼哈頓Tisch地下一層的游戲中心打游戲,各種主機和游戲應(yīng)有盡有還全免費。后來他們專業(yè)搬到了布魯克林,有更大更專業(yè)的游戲室,學生們還有自己的設(shè)計室。去那邊玩了很多紙牌游戲。他們專業(yè)的人都很有意思,一群老小孩,說起各種游戲眉飛色舞的。我不知道別的學校是不是有這個專業(yè)或能配備這樣齊全的游戲室,但這種體驗,我只在NYU才有過。

6 在紐約,慢慢會喜歡喝咖啡
星巴克我是金卡會員,學校旁邊的星巴克永遠要排長長的隊。一家argo tea干脆就開到了教學樓里面。別的咖啡店也經(jīng)常去,但不是坐下來喝,在紐約拿著咖啡紙杯匆匆而行是最常見的風景。NYU附近還有很多私人開的小咖啡店,很不起眼,但路過有濃濃的咖啡香,每家店都有古老的故事。我有個臺灣同學是咖啡專家,自己正在寫一個東村咖啡指南,大有從“一篇文章”到“一本書”的趨勢……

7 所有東西都是紫色(Violet)的。旗子,廣告牌,校車,紀念品,學士服……都是紫色的! 畢業(yè)季帝國大廈為NYU亮起紫色的燈,全曼哈頓(包括部分新澤西)都看得到。 來洛杉磯之后我從紐約郵購了license plate(就是裝車牌號的那個框,不知道叫什么)也是紫色的“NYU ALUMNI”每天開著在洛杉磯招搖過市,格外自豪。

8 即使要擠地鐵,每天也都是穿得很漂亮、高跟鞋、淡妝去上學。好像在紐約遇到的人都會穿的很獨特,不一定很漂亮,但是非常彰顯人的個性。而且在這里,不會有人評價你的外表和穿著。尤其是NYU這群富家子弟,Stern的人都是每天西裝革履的,女生(無論哪個學院)都是很瘦很漂亮很精干的樣子,我一個朋友在Stern有選修課,被逼得每天穿尖頭高跟鞋和套裙上課。來洛杉磯之前,他們告訴我,來這邊后就天天平底鞋、素顏、男生沙灘褲女生熱褲了,我還想不是能開車么,怎么可能。后來來了之后真的這樣了……回頭看一下我在NYU念書的時候,沒有一天是素顏的……我現(xiàn)在回紐約一定會被認為很邋遢……囧,這個是個人體驗了不要太較真。

答到這兒都快哭了。都還沒說學校和教授有多好,機會有多多,認識的朋友有多有趣,另外…身邊朋友20%左右都是GAY(我沒覺得不好,我?guī)讉€好朋友都是GAY,和他們逛街聊感情比和同性一起聊還到位,只是說紐約比其他地方比例會更高)……覺得已經(jīng)被回憶淹沒到不能有條理的回答了。因為工作的原因,畢業(yè)之后立刻搬來了洛杉磯,以前在紐約的時候每天都想來洛杉磯,畢竟紐約冬天太冷,天天暴風雪,Hurricane的時候Path封線導致有陣子居然要坐船上學……各種不方便,非常向往加州的陽光。加州當然也是非常有趣的,但可能是畢業(yè)了的緣故,怎么也無法對一個城市產(chǎn)生那樣的感情。你在學校認識的朋友,真的才是一生的朋友,你們的價值觀、眼界、理想都那么類似,你們整天坐在一起聊理想、聊未來、參加活動、意氣風發(fā)……有時候,我真的想在NYU呆一輩子,好像那時候的我,有著無限的可能。
但是,我知道那是不可能的。這也是為什么,我很多朋友都把課延期讀完,多拖一兩年再畢業(yè),還可以一邊上學一邊工作,但我拼命修學分,爭取按期畢業(yè),畢業(yè)之后立刻搬到了洛杉磯。
因為如果不走出學校,我一輩子都不會長大。
邊讀書邊工作,心態(tài)上還是個學生,有什么事情學校會庇護你,老師會包容你,同學會讓你感覺毫無壓力。我之前在洛杉磯實習時受了委屈,忍著眼淚飛回紐約,和老師同學訴苦,覺得NYU才是家,那么親切,我簡直再也不想來加州了。但,畢業(yè)之后還是來了,然后忍著各種痛苦實習和工作。
這個和城市無關(guān)。我想,在其他州畢業(yè)后去紐約打拼的人也一定有類似的體驗。
NYU對我來說,是最美好的回憶,是我的朋友我的家,所以我愿意把回憶留在那里,然后一個人去別的地方打拚。這樣紐約對我來說,永遠也不痛苦。
NYU對我來說,就是這樣紫色的美好的回憶。